第七十六章:隻見新人笑哪見舊人哭(1 / 2)

允兒點了點頭,難得他還想自己跟著回蜀地,她還以為他懷疑她,要將她舍棄。或許,他並不是懷疑呢?

她回頭看了看還放在桌上的紙條,跌跌撞撞的走到桌前,腿腳都已經發麻到沒有直覺,她撐著桌邊,桌上的蠟燭還沒能熄滅,她索性拿起紙條放在明火處。

很快火蛇舔上紙張燃燒起來,轉眼燒到了她拿捏的地方,她不得不鬆手,還燃燒的紙條落在地上,轉眼便隻剩了一撮灰燼。

“允兒姑娘,這是……”疾無納悶,幹嘛要燒一張紙條,疑惑不已。

“沒用的東西而已,走吧。”允兒苦笑道,或許在雪暮卿看來確實是沒用的東西,這種來路不明的東西,他根本不知道是林夢如給的還是她允兒杜撰出來的,他要它何用?

她扶著門沿,扶著回廊的欄杆一路往驛站門口走去,走得很慢,發麻的雙腿終於恢複了直覺,麻木的觸感,每走一步就如同有萬千蟲蟻啃食著腳心一般。

疾無看在眼裏也疼在心裏,好幾次提議要攙扶她都被她拒絕,這點傷痛又算得了什麼呢?

雪暮卿要看見定然不會扶著她走的吧,她想著從二進院走到驛站門口足足花了小一刻鍾,好在到門口的時候腿腳已經恢複了常態,那種發麻的感覺哦終於不在了。

在門口隻有兩輛馬車,不見雪暮卿和珍妃的人,良玉站在馬車跟前見允兒出來連忙迎了上去道:“允兒姑娘,你總算來了,上車吧,否則天黑之前到不了潼關的驛站。”

允兒頷首,良玉卻引著她到正妃的馬車,允兒疑惑的往雪暮卿的馬車看去,藍色的簾子遮擋住了馬車裏的一切景象。

良玉知道她在想什麼,解釋道:“允兒姑娘,王爺他和張美人同乘一輛馬車,你……你就和珍妃娘娘同乘一輛馬車罷。”

張美人?允兒苦笑,想必是那張若琴,她想起那張若琴的那一張頗像林夢如的那一張臉,現在想來還真有幾分相睹思人。

良玉似有幾分歉意,允兒到不覺得怎樣,他愛跟誰一輛馬車那是他的自由,她哪管得了那麼多,對良玉說道:“沒什麼,正好珍妃娘娘必定一個人沿途無聊,我正好同娘娘說說話。”

說罷,她提起裙擺來上了馬車,撩開簾子看到珍妃,和善的笑起來:“娘娘,允兒來陪你。”

珍妃見允兒分外的高興,確實這一路上她一個人是悶壞了,拉著允兒坐在了身側道:“還是你好,知道來陪我這個老太婆,養個兒子,養大了就連娘親也不管不顧了,唉,孩子大了就管不住咯。”

珍妃埋怨起來,雖說是埋怨,但是臉上都是笑意,顯然能回蜀地她很開心。

允兒看著自己的手在珍妃的掌心,被她另一隻手不時的撫摸著,心下更是難受。

但是當著珍妃的麵她無心多說,她可不是那種在雪暮卿麵前受了委屈在珍妃麵前告狀的人。

她又不是榮依依也不是唐玉萱,隻是恐怕現在沒了榮依依和唐玉萱又來一個也不是好打發的女人。

他畢竟是王爺,三妻四妾很正常,她也沒想和那美人爭寵,該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的就算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是。

既然雪暮卿說過將來肯定有她一個位置,她相信那話是真的,雖然雪暮卿現在正生她的氣,她相信也隻是短暫的。

馬車開始緩緩的開走,沿路有些顛簸,珍妃不時的拍著她的手道:“聽聞唐縣令去了驛站,還敬獻美人給暮卿,本妃也沒能見上一麵,可惜了。”

“唐縣令?”允兒突然明悟過來,那日雪暮卿見的地方官員姓唐,那就是唐家的人。

珍妃的回答印證了她的想法,“那唐縣令可是唐家的人,在這裏當縣令已經數十載了,當初給你的那張記錄名單裏也有他,雖然是個縣令,可是對唐家可謂是忠心耿耿。”

允兒聽到‘忠心耿耿’四個字更加疑惑起來,如果那唐縣令真是對唐家的人為什麼敬獻的美人那麼的像林夢如,如果他事先不明其中辛密怎會這般的湊巧?

而知道雪暮卿鍾情於林夢如的人就那麼幾個屈指可數,她算其中一個,除外就屬榮貴妃和榮依依。

可見縣令送張若琴來並非是湊巧,偏偏挑了張若琴這麼一個女子,偏偏送給他雪暮卿,其中緣由猜想也會猜到一二。

“對啊,那是我唐家之人,不然也不會在這驛站中求見暮卿。”珍妃半分得意的說道。

允兒皺起眉頭來,突聞琴音嫋嫋,她詫異的撩開幕簾來,正見並列而行的對麵馬車也撩開了簾子,內裏的景象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