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咚,叮叮咚,叮叮咚,,,,,,,”
某座大山深處某片翠綠的竹林深處的某間木屋中突然傳出一陣金鐵碰撞的敲擊聲,屋內還時不時響起一道粗重的呼吸聲,之後又是轟隆一聲,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緊接著木屋內就傳出一道恨鐵不成鋼的叫喝聲:“你你你,你這個臭子,又把老夫好不容易打煉成的千鍛鋼給打成這殘樣,你叫老夫賣給誰去呀!不行不行,受不了你了。
快點賠錢,賠錢呀!”
隻見木屋內一個白衣老頭正躺在一張竹椅子上麵,用手指指著前麵一個身穿棕色麻衣的俊秀少年咬牙切齒地。
而少年則是直接無視老頭的話一臉茫然地看著手中的一根黑色疙瘩一臉惆悵。
良久少年才猛地轉過頭,對著白衣老頭問道:“白老頭,這到底是為什麼呀!為何我在鍛造法器上麵老是失敗呢?”
白衣老頭也就是白老聽後直接就是吹胡子瞪眼看著屋頂就是不回答少年的話。
見狀少年搖了搖頭,同樣是不鳥老頭了。
扛著一個麻袋便走出木屋,呼吸了一下新鮮空氣後,便離開竹林,離開竹林之後沿著一條崎嶇的路往下走了半個時辰,路走到盡頭後是一條兩丈來寬的大路,含著根路邊不知名的野草莖幹,嘴裏彌漫著芳草的味道又帶著微微的苦澀。
踏上大路向東走了五六裏地後來到了一處村子的村口,一路上少年遇到了不少馬車從旁邊飛奔而過。
村口旁邊有塊黑色的大石頭,黑色大石底部都埋在地裏麵,隻留下莫約丈許高的的範圍暴露在空氣中,在大石頭上麵雕刻著“李家村”三個磨盤大的字,旁邊還畫著一個酒壺形狀的圖案。
站在村口,少年掂量掂量了一下麻袋裏的東西,然後仔細聞了聞周圍空氣中彌漫著的酒的味道,想著這次應該可以多換兩壺還不錯的酒漿,到時候不怕白老頭不屈服,而且自己也好久沒有嚐過這李家村的稻花酒了。
不由得嘴裏咽了咽唾沫。
走進李家村便會發現,李家村雖然叫做村,但進到裏麵卻絲毫沒有村的樣子,反而稱為李家鎮更為合適,空氣中到處是酒釀的味道,時不時便有馬車從村口進來,車水馬龍的,煞是熱鬧。
這李家村在南陽郡各個商人耳朵中可謂是如雷貫耳,自古南陽郡就有“南陽美酒甲下,陶李美酒甲南陽”之。
這個陶李中的陶指的是陶家村,而這個李自然指的就是李家村。
李家村不包括外來商人總共有四百五十七戶人家,總共一千八百餘人,其中九成以上的人都是從事釀酒這一行業,如果再加上外來的商人和慕名而來的客人這個數字還得再翻一倍不止。
除此之外在李家村半李外還駐紮著一座軍營,莫約千人規模,這支軍隊如果有眼界一點的人便會發現軍營門口的黑色軍旗是皇城禁軍的。
也就是這支軍隊是秦國赫赫有名的大秦禁軍。
要知道大秦禁軍乃是秦國最強大的軍隊,清一色的全部都是煉體四重以上的武者,其中能擔任千夫長的都是七重以上的高階武者,以一敵十,甚至以一敵二十都不成問題。
禁軍軍營就在李家村旁邊自然不是當擺設用的,而是皇室那邊專門派來守衛李長生超過一千五百位釀酒師的,這些釀酒師們才是皇室和秦國各大貴族巨富們的心頭肉。
陶家村因為地勢太偏,位於百歲山脈深處,山路崎嶇坎坷,連人進去都難,想把其中的美酒運出來自然是需要極大的人力物力,成本過高。
而李家村自然就不一樣了,李家村地勢平坦,官道寬闊,最重要的是李家村旁邊就是赤水清河,秦國最適合釀酒的一處水源,源至百歲山脈深處,和陶家村釀酒用的都是同一條河中的水源。
兩處地方釀造的美酒可謂是不相上下,而李家村因為地理位置的優越自然是更加吸引人過來了。
少年扛著麻袋走進了李家村,一路兜兜轉轉終於來到了某處商鋪,將麻袋往地上一丟,對著大腹便便的掌櫃道:“李老鬼,老規矩先給我換兩壇上品稻花酒還有五十斤百鍛鋼,嗯!稻花酒一定要你家母老虎釀造的,不要別的,我可不想再喝出一股腳丫子的味道,惡心死人了,上次差點沒把我苦膽給吐出來,你得賠償我兩壇至少是上品的美酒。”
商鋪掌櫃也就是被少年稱為李老鬼的中年男子則是一本正經地道:“哼,這你可不能亂哦!我李大浪做生意什麼時候店大欺客過呢?你可不能詆毀我家數百年積累的名聲呀!你喝出了腳丫子味,肯定是幻覺,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