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1 / 3)

今在家裏看了一部電影,上映距今有些年頭了。之所以不直接稱它是一部“老電影”,是因為對我來講,這些年好像隻有時間的數字奮力往前奔跑,而懶懶散散、找不到目標的我,被它遠遠地甩在後頭,就有了一種什麼都還來不及做,又過去一年的感覺。

回電影吧。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一個是提琴家,一個從事著書麵翻譯的工作,看似很難有交集的兩個人,卻意外有了一次浪漫的邂逅,又因為一場大雨,淋濕了寫有對方電話號碼的紙條,並且在他們身邊都出現了條件不錯的追求者,阻撓著他們相見。

當男女主人公以為再也找不到對方,也無法接受身邊的追求者,準備離開這座城市開始新的生活時,一場地震,使得分隔兩間房的牆壁坍塌了,就像那時的一場大雨,非常戲劇化的,讓他們相見了。

原來,他們是僅有一牆之隔的鄰居,此前一直見不到麵,隻是因為他們出門時,一個習慣向左走,一個習慣向右走。

是的,這部電影是改編自漫畫家幾米的同名作品《向左走,向右走》。

撇開電影中一些略顯誇張的情節不,也許,我們可以做一點點閱讀理解,向左走、向右走在影片中隻是男女主人公的行走方向,照進現實中,可能更多是指兩個人截然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狀態、朋友圈子……

克裏斯多福·孟所著的《親密關係》中道:“靈魂關係”就像聖杯一樣難以捉摸,而社會的力量更使它難以尋獲。我們就像在黑暗中摸索,沒有地圖、羅盤或手電筒的指引,隻是隱約覺得有什麼在呼喚我們,卻往往因為痛苦、挫折、無聊、困惑或者疑問而放棄。

這讓我想到前幾刷微博的時候,看到了一條段子,大意是,如果我們能聽到自己的BG(背景音樂)就好了,這樣我們就會知道,當下的情節進展到了哪裏。就像影視作品中,男女主人公不期而遇時,總要響起一段情歌,讓觀眾一下子明白,哦,他們倆人之間,一定會發生點兒什麼。

可是,在生活中,如果你不戴上耳機,大概率隻能聽見陌生人手機裏傳出的視頻音樂。

所以,我偶爾會想象著,不定最適合與我培養親密關係的那個人,此刻距離我不到一百米,甚至已經與我擦肩而過,但是,不出意外的話,我們一輩子都不會遇見對方。

好在,我們活在一個社交軟件層出不窮的當下,因此,我想向你推薦一個很有意思的社交APP。先別著急,“以前的車馬郵件都很慢,一生隻夠愛一個人,如今的網絡時代發展太快,一次可以撩五個妹。”這種話。

我的這個APP,並不是讓你對著俊男美女的照片圈圈叉叉。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抱怨:為什麼沒有人提出一對夫妻要生養子女前,先要進行各個方麵的考核,再來判定他們適不適合為人父母呢?我不知道這個APP的靈感是否來源於此,它正是要你在與另一個人共沐愛河之前,先進行一場“戀愛測驗”——

它會根據你對伴侶的需求,創造出一個虛擬人物,與你談心、了解你的喜好、分析你的性格特點,你可以選擇“測驗”的時長,最短一周,最長三個月。“測驗”結束後,大數據會為你從茫茫人海(數據庫)中,挑選出最契合你的那個人。

下載它之前,姚跟我,其實你玩這個軟件,還是需要承擔一定風險的。

我很好奇,一個交友軟件,我還需要承擔風險?

他,你有可能會愛上一個虛擬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