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寰宇崩壞,時漢靈帝登基170年,實行黨錮即宦官政治,搜刮民財,致使民不聊生,賣官鬻爵,導致貪官汙吏遍布下,乃至下州郡匪徒四起,殘害百姓,百姓餓殍遍野,食不果腹,起義之聲遍布大江南北,漢室下頓時處於一片風雨飄渺之中。
荊州襄陽郡漢壽城是荊州的文化中心與政治中心,也是荊州刺史的治所所在。
對於整個江南來荊州的漢壽城算得上是幾座為數不多的宏偉城市之一,也是江南最繁華的的地域中心
然而就是這樣一座城池如今卻被流民包裹的密不透風,到處都是衣不遮體的婦女兒童,守衛在城門處的軍士持槍緊張的觀察著四周,防止流民鬧事
“麻子,這比昨又多了百來號人,流民有,怎麼這段時間多了這麼多。”一位三十來歲的軍士奇怪的問向旁邊一臉麻子的瘦弱軍士。
被稱為麻子的人歎了口氣,輕聲道“老張你長時間駐紮郡守府,對外了解的不多也正常,我也才聽最近長沙以及周邊幾個郡饑荒鬧得嚴重,又趕上今年暴雨連綿,大部分地區旱澇嚴重,導致地裏糧食顆粒無收,都活不下去了,不然誰會背井離鄉,無家可歸。”
被稱為老張的軍士驚訝道“難道朝廷不管的嗎?”
麻子往老張身邊靠了靠用隻有兩人才能聽到的聲音輕聲道“我聽幾個逃難的人,從災害發生到現在三個月來,朝廷不但不開倉放糧,反而繼續找百姓討要糧食,現在外麵好多地方百姓都活不下去了,多成為了山匪賊寇,整個南方都亂成一踏糊塗。”
老張憋紅了臉很想大聲罵一句狗朝廷,又不敢,隻能任憑臉憋成豬肝色,麻子也沒話一臉沉重的看著周邊的百姓,也不知道在想著什麼。
就在這時四周歪歪扭扭躺在地上的人群中不知是誰喊了句“張大善人又來發粥了,快起來啊。”
頓時四周流民紛紛跳了起來探著腦袋觀察著四周,原本空洞的雙眼散發著饑餓的目光。
這時一些靠城門靜一點的人大聲道“出來了出來了,張大善人出來了。”
守城的老張好奇的看向從城內緩緩推出一輛輛木車上冒著熱氣騰騰的白粥,看向一臉尊敬的麻子
“麻子這張大善人是誰,我怎麼沒聽過。”
麻子移開目光對老張輕聲道“張大善人我也最近才聽過這個名字,聽他好像是一位富商,家財萬貫,最主要確是一位大好人,近半個月來這位大善人每都會帶著家丁推著車來我們南門發放吃食。”
老張眼前一亮,他心裏清楚對於現在這個糧食比黃金還重要的年代,還能有此善行就能看得出此人的品性真的難能可貴
著張家的車已經推出了城門,在一片荒地上排成一排,幾十個家丁緊張的護在車隊左右防止鬧事,出奇的是似乎每一位難民都是很有默契的開始排起了八條長長的隊伍,沒有哄搶的發生,安靜的等待著發放食物。
隨著人群站定,一輛鑲滿金邊的青銅馬車緩緩行駛到城南門口,在老張麻子的注視下,馬車的窗簾伸出了一隻白暫粉玉的手輕輕一揮,站立車隊兩邊的家丁立刻行動了起來,將車上的東西一一搬了下來開始施粥,而馬車中的人自始至終都沒露麵隻是隨著馬車又緩緩行回了城中。
這時老張湊了過來捅了捅麻子
“這誰啊,架子到是不。”
麻子連忙捂住老張的嘴一臉緊張看了已經不見身影的馬車輕聲道
“剛剛馬車裏的是張大善人的大女兒,跋扈的狠,你話心點”
老張拍開麻子的手,翻了翻白眼,是個女人而已瞧把你害怕的,想著也沒什麼繼續觀察著來往的行人
隨著難民越來越多領到了吃食,施粥的隊伍裏走出了一位微胖的中年人,拿著一張黃紙,看著周圍的難民清了清嗓子吸引難民的注意。
“我家老爺了,讓我問問這裏有沒有想要討工作的人,我們府下的各個產業急需人力和懂得一技之長的人,如果有需要參加的可以來我這裏報名,隻要四肢健全,思想正常的都可以。勞錢不會虧待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