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對話莊言(2 / 2)

這第三份資料,是我在他們基礎上改進形成的方法。

而趕集、京東、去哪兒、YY、優酷,則是我根據這套篩選方法挑選出來的一家在京城的互聯網公司。”

篩選個屁。莊亦臣無非是結果推過程,再借紅杉中國來明有效性。

趕集是最早圈定,其他幾個,則是莊亦臣在最近這段時間內收集整理出來的幾家。

資料是不大齊全,不過不妨礙閱讀。

“這些公司目前盡管都是初創公司,但挑選的領域賽道都非常有發展前景。”

前不前景且不,但至少都是被收購或上市,前期投資基本不存在大虧的問題。

莊言微微點頭,沒有過多地翻看資料。

他問道,“嗯。我們且不論專業或行業,也不論收益回報問題。

你從家裏拿錢,主要是走通公司的流程。投資人呢?你怎麼打算?”

莊言單單翻到了第一份材料的第三頁,他道,“一百萬美元投資門檻。【KY認證】,投資人淨年收入不低於100萬美元或擁有500萬美元淨值資產。

能達到這個條件的人,隻怕別人也不敢給錢你去投資。”

莊亦臣笑了笑,老莊話裏話外,那無非有錢人不存在人傻錢多的問題?

莊言敲了敲桌板道,“家裏,有這個條件。但若,你要100萬人民幣啟動,可以,爸能讓你去做。

錢,我會給到你姑那,事務所需要多少,由你姑那邊來支出。華夏的投資顧問公司,出納會計部分也交給她來。香江的顧問公司,每期的財報也需要給我遞送一份。

但這且是假設。這投資的100萬美元投資出資,錢未免就太多,試驗成本太大了。

你不通這部分的風險收益問題,不通其他投資人從哪裏拉攏。那上麵的一切就都是空談。”

好嘛,沒成想莊老同誌還挺闊氣。雖然隻是個假設性法,壓根就沒有答應自己的意思。

莊亦臣想,道理其實也很簡單。

開曼的公司開起來,成本擺在那裏。

就是莊亦臣拿了五十萬給事務所辦理,但公司本身是可以轉讓的。

就算虧,這部分是不至於虧損太多。甚至遇到合適且急用的買家,反而還能倒賺一部分。

會計出納再交給姑姑,那基本就是莊亦臣幹什麼,他爸就得有消息。

合理,很是有老爸的風格。

“爸。風險和收益的問題,具體我可以參考IDG最近幾年的投融狀況,給你羅列一份資料。

的確,投資早期初創企業風險很高,但若出現有一個撐得起回報的項目並持續投資,大部分情況下,整體盤的風險仍然是可控的。”

當然,話是這麼,但莊亦臣也知道事情。真正做風投的機構,絕大部分其實管理的資金量都有限,且收益回報率也低下,不少甚至還是行業大咖大手子在運作。

可到底,哪個行業,不都是光鮮的高高在上,其他的最多混口飯吃。就他以前上班的公司,那也真沒投過什麼特別有名氣的企業。

真當獨角獸是大白菜,得了吧,那就是騙騙孩子的鬼話。

不過,現階段,莊亦臣也就騙騙不懂的老爸。能混過關就可以。

他又道,“第一個投資人,我準備找詹叔。”

“不行。”莊言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

莊亦臣,“嗯?為什麼?”

“你找你詹叔,不出意外,他會看在我的麵子上答應你。”

莊亦臣,“”,臥槽,你是不是對你倆的關係自信過頭了?!

ps:

KY:Knyuruser,充分了解你的客戶。

上述所指,是開曼金融管理局的豁免人士標準之一,其他類型就不貼了,解釋性文字比較多。另外,本身要求的是開曼元,貪圖方便用了美元,不必深究。

國內私募,同樣也是有類似的合格投資者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