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誰又偷偷喂的牛?(1 / 2)

“昭昭,你是不是又偷偷的喂牛了,這麼多的麥麩,你個敗家玩意!”。

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此刻挺直了搖杆,佯裝發怒的用著一雙早已被歲月摧殘了的雙手指著自己的外孫破口大罵,臉上是一臉的怒不可遏,由於疾病不能鍛煉的早已發福的肚子也在配合著這場演出而一顫一顫,試圖讓孫子明白此時的的自己早已怒發衝冠。

可是,眼神裏早已藏不住的溺愛,卻在不斷地流露。

女兒4歲時生下得這個寶貝兒子,不知道何時早已成了包括婦人在內的全家人的掌心肉。

“牛餓了,我給牛喂了點零食”,昭昭揚起了臉蛋,很認真的對著這個自己心裏最依賴的老人道。

“你個壞慫,一就知道發害!”,外婆罵罵咧咧的去做飯了,留下了一直在撫摸牛頭的外孫子,牛搖了搖頭,脖子山的鈴鐺清脆的響了起來。

在村裏,牛是一個家裏全部的希望,還有那一套匹配的耕犁。

昭昭的外公是一個和外婆有著相似身材的老人,隻是眼神裏多了更多的堅毅與智慧。每次看到婆孫倆的打鬧,都會慈祥的笑,一言不發,不過臉上的笑容很久都不會消去,伴隨著笑容的還有那因為常年耕作而早已變得扁平的腳掌來回的交叉變換著位置,“哞哞哞……”牛兒最喜歡的人就是外公。

伴隨著太陽的升起,這個樸素的山村早已炊煙嫋嫋,不是因為餓,是因為太陽還未升起,人們早已走在了去往田間的路上,有人有車也有牛。車裏坐著人,牛拉著車,人揚起了牛鞭,空氣中劃過一道漂亮的弧線,清脆的響聲便響徹溝間的路。牛車,是當地人最喜歡的交通工具,不快也不慢。

機械化無法普及的地方,牛是最好的交通工具,耕種主力,人們給了牛專門的房間——牛圈,給了牛專門的石槽——牛槽。

昭昭家的牛圈在剛進大門的地方,因為那裏離儲存幹草的地方最近,外公的腿腳由於長年的勞作,早已患上了風濕病,他在盡力的伺候著家裏的頂梁柱,他的牛。

村裏的人吃的麵粉是帶去6公裏外的地方磨得,每一次磨麵粉都盛況空前,因為這是村裏僅有的那輛拖拉機發動的契機,他承載著全村人一個月的口糧。回來時,下邊拉著麥麩,上邊拉著麵粉,一個給人,一個給牛。

而負責跟車的則是輪流的,昭昭的外公每次都要去,因為他是村裏為數不多的讀過高中的人。他,識字且會算賬。

每次的磨麵粉昭昭都會跟著去,並不是因為司機是他的老舅,更多的是外公喜歡孫子在耳邊問東問西,那稚嫩的臉龐,老人喜歡。

外公家的山村,兩麵被南北走向的大溝壑夾著,整個村子是類似於梯田的布置,一排又一排的房子,一層又一層的排列著。

這就注定了村子裏的吃水是個問題,每家每戶都有一口水窖,拖拉機不僅擔負著磨麵粉的重任,還有水。同樣的六公裏之外,一車水可以夠一戶人家吃兩個月。一車水,5塊,稍貴,人們可以因為一車水4塊5買到而高興一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