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考試分為行測、申論,以及警察專業知識考試。
和大多數公務員考試中的一樣,行測涉及的內容五花八門,但大類上不脫離五類大題。
第一是數量關係,這部分難度較大對於大多數文科出身的考生來本就數學基礎較差的他們,很容易在這一關就倒在了上岸路上。但最容易讓考生脫穎而出的也是這一關因為大多數人倒下了。隻要自己能站起來,那麼就會有很大的機會在筆試分數上和對手們拉開差距。
第二關就是言語知識理解與表達。白澤其實覺這並不占自己太多的複習時間、四年的大學閱讀量,幫自己積累了大多的經驗。而且這一類題對大多數文科考生來。其實隻要正常拿分,不發揮失誤就已經足夠了。
第三關和第四關分別是判斷推理題和資料分析題。一個是考察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一個是考察考生們在紛繁數據中的信息采集能力,因為警察日常需要處理大量案事件,一個敏銳的信息采集分析能力,能讓警察在案件處理中發現很多的蛛絲馬跡,從而掌握發現真相的關鍵鑰匙。而一個強大的邏輯能力,能讓警察在推理中通過已掌握的線索層層推進、撥開迷霧看真相。白澤自認為這兩方麵也就是處在一個正堂人的水平。比不上他所見過的學霸學神。
最後一關是綜合基礎知識類型的題目,隻要跟上時政熱點。法律法規等方麵的內容。不停拓寬知識麵就可得分,不過一類基本上不用動用腦細-胞完全就是知之可得分,不知靠緣分。
如果行測是客觀題的百花筒,那麼申論就是主觀題的申而論之,甚至申論有一些古時科舉的影子。
試卷給一個題目,一個材料考生見了,結合所學所識所知,所感所悟。申而論之。言為心聲。這需要大量對時政文章典範的積累。杜甫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白澤其實從就在接觸這一類特殊的文章。但他之前十分的反感就像反感自己的父親一樣,這些看似沒卵用的實際也沒卵用的錦繡文章讓白澤從就覺得惡心。
不過至今走投無路。哪怕它是屎,隻要它能讓白澤活。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吃下去。因為白澤有一個很多90後都沒有的優點。他能狠得下心對自己。
換句話,他可以對自己很殘忍。
當白澤在堂屋裏瀏覽完母親給自己的考試內容介紹後,太陽早已從三叔公的房梁上落下了。
農村比城市的唯一一個好處便是山清水秀。這裏的夜很清澈,清澈得你被溪水洗過,一輪銀月靜靜地掛在樹梢,仿佛還能看見燦爛的星河在邊緩緩地流淌,
白譯也安靜地坐在堂屋的八仙桌旁,這裏沒有人可以陪他話。除了書,就像一個與現代社會隔絕的監牢。
八仙桌上擺著他剛剛看過的複習資料。而他對麵的牆上,那兒掛著一排他先祖的你從右至左逐漸從畫像變作照片。
倒數第一張是他爺爺的,倒數第二張是爺爺的爸爸也就是那位木匠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