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車禍(1 / 2)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然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急救室外,椅子上坐著一對中年夫婦,妻子眼角殘留著些許淚水,不時地哽咽,目光始終停留在急救室門外,不曾離去。

丈夫摟著妻子的左肩,順勢將其擁入懷中,輕拍著後背,低聲安慰著,神色卻逐漸暗淡下來。

此時,已是淩晨一點。

為什麼活著?曾經覺得無聊至極的問題,現在卻成了蘇靖時常冥想的事情。

在校園時,滿是一腔熱血,描繪著畢業後步入社會,一展才學,年入百萬,走向人生巔峰的宏偉藍圖,甚至覺得學校是束縛自己發展的枷鎖。

然而,經曆了大學畢業前的實習,蘇靖才深刻意識到曾今的想法是多麼真,才知道原來校園生活是那麼的美好。

不用為了生計而奔波忙碌,不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更不用為迎合領導而一些違心的話。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無一技之長,找不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大學四年心浮氣躁,沒有沉澱下來好好學習,提升自己的硬實力,如果時光能回到四年前,或許蘇靖現在就不會因為處處碰壁而心灰意冷。

失去了,才後悔莫及,人性大都如此吧。

要大學有什麼難忘的回憶,那確實有不少。和大多數人一樣,從壓力山大的高考解脫後,對大學五彩繽紛的生活充滿了期待,對愛情自然也有不少的憧憬,尤其是蘇靖從生活在禁止早戀的家風之下,心中那份期盼更為明顯。

正所謂期望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大二的一段短暫的戀情,徹底傷透了蘇靖的心,以至於後來消沉的一年多裏,再也沒有戀愛的想法。

原來感情也是需要經營,原來並不是一味地付出就會有相應的回應,原來除了感情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這顯然是一段悲傷的回憶,但也是難忘的。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既然有悲傷的往事,自然會有快樂的回憶。

蘇靖自就對三國那段曆史有濃厚的興趣,相關的書籍、電視劇、電影也看了不少,大學裏最開心的事,就屬跟舍友組隊玩三國誌11了。

蘇靖是劉備陣營的支持者,時候受《三國演義》的熏陶,三英戰呂布、水淹七軍、六出祁山、七擒孟獲都讓他印象深刻,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劉備的傳奇一生,從織席販履的一個草民到後來開創蜀國獨霸一方。

舍友A則獨愛梟雄曹操,鎮黃巾、滅呂布、破袁紹、征烏桓,一統北方,創立魏國,如此豐功偉績,英雄氣魄,讓其欽佩至極。

舍友B截然相反,是宿舍裏唯一一個喜歡吳國的,準確的是偏愛周瑜。用他的話講,要是周瑜沒有英年早逝,曆史的車輪或許就會有不一樣軌跡。

每次開局,蘇靖會與舍友達成共識,在其他勢力沒有完全被消滅前,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因此,到最會都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麵。此時,再也沒有條條框框的束縛,大家心中隻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打敗對方,一統九州。

所以,隻要有一方勢力過於強盛,那麼剩下的兩方便會聯盟,相互製約,有時扭轉局勢,有時無濟於事。金戈鐵馬的壯闊場麵,寧死不屈的英雄氣節,臨陣倒戈的人行徑,雖然隻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也是讓蘇靖曆盡人生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