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法所在的地方是一個獨立的閣房。
功法,是修道者釋放元氣以達到產生某種效果的方法。例如治療、保護、攻擊等。
對於一個修道者來,心法是凝練元氣的方式,是進入修煉這道大門必不可少的東西。
其次便是功法。修為再高,元氣再雄厚,如果沒有正確的施展方法,隻會粗淺地運用,那麼也是白費。
梵昊走進房間。隻見房間內滿是一排排的書架,書架上放著一本本功法,也有一些心法。大部分功法都隻是一二品功法,至於三品功法,對襄陽城的勢力都已經是最為珍貴的東西了,一般不會輕易拿出。
襄陽城雖大,但也隻是相對而言。在整個大陸中,比襄陽城大的城市比比皆是,而規模差不多的便更多了。
在這樣一個城中,修道者都少見,功法自然也不多。大部分都是在其他大城市比較廣泛的地攤貨。
即便如此,這些功法都還要四十低階靈石一本,二品功法更是要八十顆,足足翻了一倍。
閣內有侍女數位侍女守候,,臉上露著標誌性的微笑。每當有人進入,便會有一位侍女跟在他的後麵。
梵昊進去後,也有一個侍女跟了過去。她並沒有因為梵昊的外表年齡而疑惑。看其身上的布衣,便猜測是某位隱士的徒弟,但也不張口問。
梵昊在閣中穿行,時不時拿起一本看了看,又放了回去。顯然,這些功法都沒讓他看上。
忽然,梵昊眼睛一亮,看向了一本功法。這本功法放在最高的一層,以梵昊的身高踮著腳也夠不到。
梵昊也不生氣,元氣湧出,將那本功法推了下來。
伸手接住功法,功法表麵沒有名字,但看其放在二品功法的掌法區域,便能猜出這是一本二品掌法。
閣裏的二品功法並不多,應該大多數都是被人買走了。梵昊看到過基本拳法,但他不喜歡拳法。
他從就不愛用拳,覺得用拳法手會很疼,這是一種心理上的暗示。
如今看到本掌法,倒也高興。翻開後看了看,隨後露出了笑容。其身後隨從的侍女看著都不禁有些呆滯。
拿好這篇“無名”掌法後,梵昊又四處觀看,當他走出房間時,手上共拿了三本功法。
除去最初的一本掌法,還有一本劍法和曲譜。
不知為何,凡修道之人,皆喜用劍。各種兵器中,用劍之人最多。這閣中劍法隨處可見,梵昊隨手拿了本一品的劍法。
至於曲譜,還是在梵昊逛完整個房間後,在一品功法區看到的,整個房間唯此一本。
律道是世間所有聲音的本源。律道很少見,主要都是以琴、簫等為柄,以音為鋒,以此攻擊。
雖也有修其他道的人以樂器為兵,但也隻是少數,因此與律道有關的功法實數少見。而能在這襄陽城中發現這本功法,聽過律道有關傳言的梵昊也是頗感意外。
三本功法,一共160枚低階靈石,梵昊將其交出去時,頗為不忍。最後心一橫,才交給那收款的人。這下賣丹藥的錢便隻剩下80枚低階靈石了。
不同區域有不同的付錢處,收款人也不同。這功法間的收款人是一位三十左右的婦女。
看到梵昊這一臉心疼樣,忍不住笑了笑,但很快便又恢複了神情,結果梵昊的靈石。但看她微微抽搐的嘴角,顯然是在強忍笑意。
梵昊走出拍賣場,已是正午。他抬頭望,長舒了一口氣。正午的烈陽照射在他的臉上,令他不得不抬手擋住陽光。。
不再停留,梵昊轉身向客棧走去。
(那啥,一下哈。第一章有一句“十三四歲的少年”,上文又寫到“八九歲的個頭”其實是從兩個角度寫的。開頭的“十三四歲”是氣質上,給人的第一感覺。而上一章的“八九歲”是身高。還有一方麵,相信現實中轉嫩的人應該不少吧?想一想,一個身高隻有正常孩八九歲那麼高的十三四歲的少年,裝成孩子應該很容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