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桃之夭夭(1 / 2)

山叫桃都山,偏居東海一隅。

傳五千年前,此處曾有一神桑樹,生於海底,樹枝高攀雲端,從地初開伊始,樹上便住著太陽神,每日出神桑,歸若木,區分晝夜。

到後來列神紛爭,神桑被毀於一旦,枯枝敗葉墜落東海,隻剩下一個枯木樁。

東海海神仰慕太陽,見神桑被毀便斂盡殘枝,將它高高的堆砌成一座山,海神終日守在上麵,希望有一太陽神能回來。

多少年過去了,山上依然冷清,於是海神親手植上了桃花樹,數年過後桃花盛開,灼灼烈火遍布山間,真似一團太陽一般。

桃都山遠離海岸,地處僻靜,這吸引了不少神仙精怪前來避難,遠離眾神紛爭,海神也並不多問,如數盡收。久而久之,這裏便成了有名的海上仙山。

千年過後,昊掌權帝位,將下劃分三界,唯獨沒有插手海域。有人,昊落難時曾受惠桃都山,故此留下一麵情分;還有人,昊是在休養生息,等到時機成熟必然重操幹戈,會獵四海。

經曆過百年前與幽冥的紛爭,此處以不在叫桃都山,而是叫度朔山。

桃花雖毀,可根基不敗。風波過後,幾萬桃樹根基竟糾纏一處,僅百年時光就長成桃花神樹,盤踞海麵三千裏,跟原來的桃都山相比,現在的度朔山大了不知多少倍。

而在樹枝的南端,有一樹梢低低垂下下來,直臨地麵,形成一道然拱門,拱門裏是桃枝大道,直通山頂。此處便是度朔山的入口,桃門。

桃門上終年駐紮兩位門神,一叫神荼,一叫鬱壘,二人皆身披黑甲,手持金槍分立左右。

此時遠處飛來一人。

鄰近桃門,那人落在地麵,直奔桃門而去。隻見他身著褐色長衫,身材高大健碩,麵色黝黑,笑容憨厚。

那人見到門神,跪倒便拜,道:“鬼張仲,前來拜會。”

聽完拜帖,神荼鬱壘麵色驟變,手中金槍隨之大放金光,二人交換眼神,將金槍相撞,瞬間激出一道光圈,向張仲散去,口中大喝道:“度朔山與幽冥並無瓜葛,請往別處!”

張仲見有情況,立馬起身運氣,雙臂頓生金光,擋在身前。那光圈打在張仲手臂金光上,發出金屬相撞的鏗鏘聲,張仲隨之被彈飛三丈,等他再度站穩落地時,嘴角已多了一絲血痕。

受此一擊,張仲明顯感到體內受到損傷,慌忙運轉體內真氣調理氣息,待氣息稍作平穩後才開口道:“二位上仙息怒,我雖是鬼靈,可我卻不是幽冥之人,甚至連泰山都沒有到過。”

聽聞此言,又見他方才表現,二人知道張仲來頭不。便開口問道:“此番前來,可是有人指使?”

張仲道:“正是!在下是替家師傳訊的。”

二人仔細打量了張仲,道:“尊師哪位?”

張仲撓了撓頭,麵露難色,低道:“這個……這個我不能,家師不準。”

神荼鬱壘見問不出個所以,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拿不定注意。

張仲見狀,急聲催促道:“二位不必為難,隻上報‘幽冥道友前來造訪’即可。”

神荼見也別無他法,便對鬱壘聲道:“你去稟報葉乙大仙,我留在此處看住他。記住速去速回。”

鬱壘並不遲疑,看了一眼張仲便轉身進入桃門,身影瞬間消失不見,留下神荼持槍對準張仲,避免他再生事端。

桃都山原本是東海海神禹京坐鎮,自幽冥來犯,禹京力保桃都山,最終還是眼睜睜的看著他親手種下的桃樹被毀燒幹淨。

禹京傷心往事,便深沉海底,不再過問山上之事。所以,桃都山更名度朔山之後,掌權人就成了禹京的弟子,葉乙。

葉乙自知桃都山的禍端起於“無類”,便張開結界並立下規矩:由神荼鬱壘兩位門神篩選來度朔山的精怪,一切與幽冥有瓜葛的人,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