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林雪思後退半步,險些沒站穩,“剛才那些,隻是科普實驗?”

周晨扶了扶眼鏡,道:“是啊,這些實驗基本是數十年前就已經做過的,除了那個用延時觀測裝置的實驗。我們采用延時觀察的實驗又叫做量子擦除實驗,是1999年第一次被設計出的。”

“那,這個量子擦除實驗,有沒有什麼解釋?我,我真的沒法理解,為什麼果會對因產生影響。”

“當然有解釋。”周晨道,“一種主流的解釋是,我們能否觀察到幹涉現象取決於我們選擇觀察什麼樣的係統。如果我們的界麵定在隻限於屏幕,那麼我們就拋棄了所有被光子帶走的關於係統的信息,隻看到係統的一部分。我們看到兩條亮線而不到幹涉,是因為我們觀測的範圍本來就沒有包括幹涉信息。幹涉仍然存在,但是它存在於我們無法觀察的地方。”

他頓了頓,繼續道:“如果擴大我們的係統範圍,從而包括了光子的後續信息,那麼我們就會看到更加完整的信息,才有可能看到幹涉現象。也就是,幹涉現象的消失還是存在,取決於我們選取的觀察界麵,也就是取決於我們選擇拋棄這個糾纏整體的哪一部分的信息。”

“但是,在觀察一個宏觀係統時,我們不可能把和這個係統發生糾纏關係的所有部分都觀察一遍,因此必然會丟掉一些信息。而丟掉的信息,就使得那些幹涉現象處於我們無法觀察的狀態。這根本就不需要波函數的隨機坍縮,是在薛定諤方程的控製之下就發生的。這,就是退相幹的基本思想。”

林雪思苦著臉,用雙手抓住烏黑的長發:“為什麼,你的每個字我都能聽懂,而連在一起,我就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了呢?”

誒,我感覺我講的已經非常通俗易懂了啊!

周晨略一思索,道:“那我換一種比較簡單的法。根據坍縮假設,我們可以認為光子1與光子之間存在著瞬時聯係。由於光子1到達屏幕被觀察總是先於光子被觀測,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光子1被觀測的時候,它的狀態因為觀測而坍縮了,而這種坍縮,就會立即影響到光子的路徑,使光子從?、?兩個路徑的疊加態按照一定的概率坍縮到某一條路徑上。我這麼,你能理解嗎?”

林雪思點點頭:“嗯,這種解釋比剛才的容易理解一點。”

果然,我還是很有講解賦的嘛!

周晨暗暗自喜,繼續講道:“後續光子的演化,是以‘與它對應的光子1坍縮在屏幕的某點’這個事件為基礎展開的。後續光子被以何種形式來觀測,就導致了光子的後續,進而影響了後續的光子和光子1的關聯性。光子是否被擦除路徑信息,導致了它後續演化方向的不同,因而光子1和光子的關聯性也朝著不同的方向演化。這就是為何擦除就有幹涉而不擦除就沒有幹涉——因為它們的關聯性變得不同了。所以,並非擦除影響了光子1的分布,而是反過來光子1的分布影響了所謂的擦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