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人人有功練(1 / 2)

林向華一行人,來到文博園的文教區,就各自分手。

“林大哥去了圖書館,爹爹去了蜀錦廠。好無聊啊!”

“嗯?”

“馬鞍山國學專修學院。”

“中國傳統技藝研究小組。”

“人人有功練合作協會。”

多可可看到一座兩層的磚石小樓前,掛了三塊長方形的銅牌,上麵各刻了這一行字。

多可可好奇地走了進去。

穿過門洞,裏麵豁然開朗是一個磚石鋪就大廣場,中間有兩個大花壇,東邊有一個八九丈長寬的演講台,台前有一個旗杆,頂上飄揚著一麵青紅兩色旗,當中有一個陰陽環的標誌。

此時,廣場上沒有人。

廣場北麵,有一座坐北朝南的洋樓,其中,有讀書聲傳來。

多可可停留環視了一圈,就走向那座洋樓,繞過花壇,就來到一樓的一間教室外。

隻見教室裏,有十幾張書桌,坐著十幾個學生,都麵朝東。

而教室東麵的牆上,有一塊黑板。黑板上寫著,“關於儒教的仁義禮智信與《管子》的比較”。

有一個十四五歲的好像老師模樣的青少年,手裏拿著書冊,低著頭,在教室裏來回踱步,一邊走著,一邊照著書嘴裏講著什麼。

“孔子嚴重缺乏社會實踐的能力,又不知道社會發展的規律,隻是一味地鑽研倫理學,並將道德與社會發展脫離,孤立、片麵、靜止地看待倫理道德。”

“孔子的仁義禮智信,隻是一種政治正確,隻是為了他的克己複禮的政治主張服務的。他妄圖通過恢複周禮這套封建製,回歸他的政治身份,實現他的政治美夢,即‘貴族統治,民眾服從’的周禮統治秩序。”

“孔學名高實秕糠,孔子不參加社會生產實踐,又不懂社會發展規律,輕視實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生產活動與組織結構。他對生產勞動鄙視,而妄言‘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繈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這種空談道德,而不予民以實利的幻想,與勸課農桑的政訓背道而馳,由此可見,孔子對於周禮,也是合乎自己的利益則用,不合乎自己的利益則廢。”

“孔子不在乎社會的發展,而在乎周禮是否得以維護。孔子的弟子閔子騫的政務才能,被孔子壓抑的原因,僅僅是季氏破壞了周禮製度的統治秩序而已。”

“而管子則不然,管子之學,重視經濟,反對空談,主張強國富民之法。縱觀曆史,凡是采用管子之學的朝代,莫不是強國盛世。凡是采用孔子腐學的,莫不是搖搖欲墜的敗世,國本朽矣。”

“管子之仁義禮智信,才是符合當時的社會發展要求的真仁,大義,正禮,全智,實信。”

“管子之學,是基於社會管理規律的總綱領,博大精深,是真智慧。”

“《管子》曰,‘王主積於民,衰主積於貴人’,主張‘治國之道,必先富民’。這種以人為本,發展社會經濟的思想,必將永遠照耀人類前行的道路。”

“那種空談道德,而不實踐的妄言,與之相比,真是雲泥之別。”

“與孔學輕視發展生產力不同,管子創造性地提出所謂的‘海王之國’的戰略規劃,這是有著因地製宜,實事求是的長遠眼光,似乎是以深厚的曆史眼光,穿透了幾千年的曆史迷霧,讓後世敬仰與賡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