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雲峰兩世為人,加起來年歲已經不,卻性格孤傲。若非如此,也不會明知魔教陷阱,還敢硬闖。如今受了一句覷之語,心中不忿,便要爭回這口氣。因此,出了這麼一句。
蘇伯友聽了,頓時喝道:“你個黃口兒,休要胡言亂語。”他最在意名聲,麵對嶽爭鳴這種名震下的琴師,不敢多言。但見雲峰年紀輕輕,就敢駁斥自己,若傳出去,對他名聲有礙,所以才勃然大怒。
然而,雲峰不是那向不悔,受限於口癡無法反駁,但見他冷笑一聲,道:“在下也是琴師,趁此機會,在下便做一曲隻含六音之謠。省得你這食古不化的老頑固,在此亂放狗屁。”
雲峰之話如此不客氣,氣的蘇伯友怒目圓睜,欲要反駁時,卻聽那嶽爭鳴笑道:“這位兄弟,你此言當真?”原來他癡迷於琴技,聽到雲峰欲現作一曲,乃大違常理隻用六音,他再顧不得蘇伯友想法,搶先開口詢問。
雲峰哈哈一笑,道:“當然是真的,向大師,借琴一用。”言畢,不等向不悔同意,伸手一抓,竟淩空數丈,生生將向不悔的瑤琴抓起。那瑤琴宛若有絲線提縱,躍空而起,來到了雲峰的麵前。
雲峰露此一手,頓時引得眾人驚呼,其中有人便道:“是奇武者。”要知,來此人數雖多,卻幾乎都是普通人,見到奇武者自是甚為驚奇。
蘇伯友見了,臉色頓時一白,心中不由害怕。他名氣再大,也不過是普通人,麵對奇武者如何不膽戰心驚。此時,他不由後悔,言語得罪的對方,怕雲峰事後找他麻煩。
雲峰並不在乎他人想法,如今他神功有成,信心大增。當著眾人用出功法,別對普通人的看法不屑一顧,便是奇武者在此,他亦無所畏懼。
甚至,雲峰隱隱有引出魔教之念,好跟其一較高下,以驗他功力深淺。此時,但見他就地而坐,瑤琴架於雙膝,手指輕撫,感覺琴弦靈動而堅韌,忍不住讚道:“好琴!”言畢,雙手猛然彈奏起來,他有內功護身,自不怕被琴弦割傷。但聽得一陣急促澎湃之聲,宛若濤濤海潮泛起。
這番浪濤之聲,聽得眾人心中微震,細細品味,卻六音相接。不等眾人聽的過癮,雲峰琴音一緩,頓時又如潺潺水流,撫動人心。
接著就聽,雲峰緩緩開口,唱道:“滄海一聲笑,濤濤兩岸潮”他聲音清亮,氣息悠長。聽得眾人心曠神怡,仿若看到,無邊海潮撲麵而至。
隨即,當雲峰唱到“浮沉隨浪隻記今朝”,以及“誰負誰勝知曉”時,眾人不由默然,都被這兩句,勾起了心中無奈。
雲峰這一曲“滄海一聲笑”,正是來自前世之經典,其澎湃之情,躍然於歌中。但裏麵又含對俗世的無奈,形成了極大反差。看似笑傲蒼生,卻無法脫俗,還受滾滾紅塵的擺布,正是歌曲經典所在。
此外,歌曲朗朗上口,大異於此界詞曲。使得聽歌之人,頓覺耳目一新。
那嶽爭鳴聽得興起,忍不住拍幾而歌,表情沉醉,歡喜之情溢於言表。不止是他,那向不悔亦是如此。隻有蘇伯友的臉色,越發難看。他並非不懂音律,自是分的清雲峰曲子好壞。如此曲子隻用六音,調子前後重疊,卻能如此輾轉澎湃,當下已不必爭論,此曲一出,他和向不悔對錯立判。心中不由又驚又怒,卻又無可奈何。
此時,已無人在意,蘇伯友如何想法。眾人都被這一曲“滄海一聲笑”所引,心中震動,不能自已。正聽得過癮處,卻聞琴音驟停,接著聽雲峰道:“一曲‘滄海一聲笑’,贈於諸位,在下獻醜了。”罷,捧起瑤琴,向著向不悔一拋,穩穩落在其麵前桌上。
直到雲峰話音落下,眾人這才清醒,連忙尋其蹤跡,卻哪裏還有雲峰的影子。卻原來,雲峰見引起轟動差不多,不願多留,反身回房去了。
見到雲峰離去,嶽爭鳴歎道:“聞此一曲,當真不虛此行。”他身邊大漢,則麵帶憨笑,道:“俺龍九,不知這曲子名堂。但聽得悅耳,甚是歡快,連俺都能跟著哼,真是讓人喜歡。”
嶽爭鳴一笑,道:“這便是此曲高明之處,便算你這種庸人,若也喜歡,且可跟著哼唱,等此曲傳唱開,其傳世之廣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