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峰修為有成,一身九陽真氣生生不息,頓時感覺力道無窮。雖曆時一年,方才衝關而成,但能終達此境,他也無虛度之感。
除了九陽大成,在此期間,雲峰更是將“鬥轉星移”修煉圓滿。
其實,“鬥轉星移”永無止境,會隨著內力高深,而更為強橫。所謂大成,便是隨心而發,如同“降龍十八掌”般,可應付任何強敵。且經過上次一役,共使兩種神功,雲峰大膽嚐試,竟將“降龍十八章”和“鬥轉星移”融會合一。此時,若再用出掌法,更為玄妙無雙。
靜極思動,雲峰獨居山穀一年光景,雖清淨安穩,卻也多了幾分孤寂。
如今神功有成,他又想起了呂宏興臨終時的願望。便在翌日,收拾一番,出穀打探那琴藝大會之事。
一年之中,魔教早已撤離,北定府也恢複平靜。自無人再關注雲峰消息,都以為他逃往別處。此時出行,雲峰稍作改扮,弄些斷發粘於下顎,有如中年,倒未曾引人注意。
呂宏興曾,琴藝大會,乃是於中州永安城中舉辦。雲峰與人問明方向,便往中州趕去。
中州地處中原腹地,因是國都所在之州,較之其他州,足足大了三倍有餘。
雲峰一路行了半月,才來到永安城。此處距離京師,不過百裏之遙,乃京城要衝所在。永安城雖非府城,但比之北定府、川淩城,亦不遑多讓。
進入城中,但見人流湧動,熱鬧非凡。雲峰找了一處客棧入住,同時向店家打聽,有關琴藝大會之事。卻聽聞,琴藝大會每三年才辦一次,距離上次,已經過去兩年有餘,再有不到三月光景,便會舉辦新一輪。
舉辦之所,乃於永安城“禪悅坊”中,那裏有著全國聞名的“清姝琴行”。待到與會期間,全國各地琴師都會趕來,也算永安城一項盛舉。
雲峰未曾想,誤打誤撞間,正巧趕上了三年一次的琴藝大會。心道:“我既是想幫呂兄夫婦,在大會上留下名號,須練會琴藝。可我全無基礎,卻不知三月間,能夠練到什麼程度。”想罷,轉念又想:“‘衍之目’可衍生功法,若我將琴技當做練功,是否也可衍生出來呢?若有衍生之助,想來練就琴技,要方便的多。”念畢,雲峰做便做,當即去了琴行,便買了一把瑤琴。
回到客棧之中,雲峰也不休息,運轉功力,便開始催動“衍之目”。
“衍之目”跟他心意相通,隻消念動,自然便應念衍生。在雲峰功力支持下,衍空間緩緩而出,接著雲峰便獨坐其中,麵前則多了一把瑤琴。
在一年中,雲峰閑暇時,便看夠安水瑤贈送他的琴譜。對如何彈奏,倒也不算一無所知,他所差的,便是親手演奏。
正待試彈,忽覺功力自運,由膻中而至少商,經脈顯現,竟是教雲峰如何運功彈奏。
見此一幕,雲峰瞬間想起,東邪黃藥師,便可以簫發功,傷敵於無形。心下好奇,便跟著學了起來。但見,雲峰於空間內,按“衍之目”所示,催發內力。頓時瑤琴發出“錚錚”之聲,震懾耳膜。
隨著雲峰越彈越急,他的內力,不斷湧出。經手太陰、少陽、少商等脈,借有琴弦,直射而出,宛若形成一股股無形勁氣。
彈了片刻,雲峰停住,心中暗道:“這般演奏,若是不借琴弦,豈不是,我可發出無形指力,練就成‘六脈神劍’了。”一念至此,便起身發指,想要試其所想,可無論怎麼運功,卻難以發出,剛才那種無形指力。心中不解,暗道:“明明利用琴弦,便可發出無形內勁,為何單是手指,便不成了?啊,是了,‘六脈神劍’的基礎乃‘一陽指’,我從練過此功,又如何憑空射出無形劍氣。”
雲峰不禁猶豫,要不要衍生“一陽指”,然後修煉那門“六脈神劍”的絕學。隨即想到,琴藝大會近在眼前,還是先練琴技。不然功法一經衍生,沒個數年功法,怕難以有成。別看“衍之目”,主要為衍生功法,琴技為次。
但通過剛才衍生,雲峰也知,琴技也會隨之衍生而出。畢竟,依琴音或琴弦傷敵,都須琴技配合,若無好音律,也難達以音發功之效。
然而,雲峰彈了片刻,卻又遇難題,卻是他所會曲目有限,隻有安水瑤所贈的一首“靈水湖曲”。此曲音調平和,流傳甚廣,若是鍛煉琴技,尚算不錯。但若想以此攻敵,卻顯過於溫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