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明堂命案(1 / 2)

武周朝長壽二年(公元69年),初夏的洛陽,暴雨和雷鳴在這座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上空徘徊數日之久不肯離去。

太初宮,守衛森嚴的寢宮裏,一名在龍榻上熟睡的老婦人眼角抽搐,額頭布滿汗珠,睡得並不踏實。

睡夢中,她居然重回到了年輕時的狀態,花白幹枯的頭發變回曾經的烏黑柔順,褶皺幹癟的肌膚也重回原本的白皙光潔。

但是她並沒有因為自己變年輕而興奮不已,相反,此時的她正忐忑地跪伏在地上,因為她驚恐地發現自己此時並不在熟悉的洛陽行宮裏,而是身在長安太極宮的大殿上,陳舊的大殿上方坐立著兩個人,兩個令她感到懼怕的人。

坐在龍椅上的,是她名義上的第一任丈夫唐太宗李世民,而站在一旁的,則是她的第二任丈夫唐高宗李治。

“大膽武珝!你篡奪我李家江山,殘害我李氏子孫,你可知罪!”端坐在大殿之上,身披龍袍的李世民指著跪在大殿之下的女子大聲怒喝。

跪在殿下之人,同時也是那個睡在洛陽行宮裏的老婦,正是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武則,本名武珝,登基後改名武曌)。

站在一旁的高宗李治也冷冷道:“媚娘,朕當初為了你,廢了王皇後和蕭淑妃,打壓那些對你非議的老臣,朕對你如此推心置腹、甚至將朝政交給你來打理,但沒想到最後你竟然竊取了我李家的龍座!”

跪伏在地的武則急忙大聲辯護道:“臣妾登上帝位也實在是無奈之舉,廬陵王(唐中宗李顯)和皇嗣(唐睿宗李旦)性格懦弱不堪大用,以至朝堂上奸佞當道,朝綱混亂,臣妾雖然垂簾多年,卻礙於太後的身份依然不能革除弊疾,最後才在群臣的逼迫下登上皇位,改元大周的,臣妾這麼做完全是為了下蒼生,為了李家的江山社稷啊!”

“巧舌如簧!”

李治高聲打斷了武則的話:“今年正月,你下旨賜死渤海王,又貶斥恒王、楚王、衛王、趙王,媚娘,你竊取了我李家的皇位後,如此迫害我李氏皇族,是要保誰的江山!”

武則鼓起勇氣,繼續辯護道:“四王相互勾連意圖謀反,證據確鑿,渤海王擁兵自重不尊朝廷,臣妾也是收到渤海王將要起兵謀反的密奏後才決定搶先下手,將他賜死,還望皇上明鑒!”

“到底是誰誣告渤海王要謀反的!”端坐在大殿之上的李世民猛拍扶手,發出雷霆震怒。

“是、是大理寺少卿孔令皖!”武則努力克製住內心的不安,一臉平靜地回答。

李世民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絕的殺意,道:“孔令皖誣告李氏皇族,罪大惡極,此人不死,難平朕怒!”

“是,臣妾一定將此案重新調查,給陛下一個交代!”

“不用了!”

李世民冰冷的雙目凝視跪在殿下的武則,淡淡道:“念你肩負下,朕暫不怪罪於你,那孔令皖和其他陷害渤海王的人還是由朕去處置吧!”

一聲驚雷將睡在床上的武則驚醒,年邁的老婦人猛地坐起身,伸出手擦拭額頭,發現手上已經沾滿了汗珠。

從門窗縫隙裏鑽入的夜風輕搖床頭的風鈴,清脆的聲響將武則混亂的思緒又拉回到現實。

“陛下,您是不是頭疾又犯了,奴婢這就去給您請秦禦醫!”

察覺武則已醒,一直侍奉在床邊的宮女踮著腳尖輕輕走到武則跟前心翼翼地問候道。

“請什麼禦醫,給朕把窗戶全部打開!”

武則一聲令下,宮女們紛紛將寢宮的窗戶打開,狂風和暴雨紛紛從窗外湧入,女皇眯著眼,看著夜空中時不時探出頭的閃電,抬起頭冷笑道:“這群蒼龍隻知道藏在雲層之上對朕怒吼,卻沒有一個敢來到朕的麵前來對峙的”。

話音剛落,仿佛是抗議武則剛才的話語,一道銀色閃電衝出夜空直刺地麵,將窗外一棵碗口粗的大樹劈成兩半,緊隨其後的是由如龍吟般震耳雷聲,宮殿在巨大的雷聲中震顫著。

坐在床上的武則並沒有被窗外突然出現的驚雷嚇倒,她微微歎了口氣,自言自語道:“難道真的是有人誣告不成?”

想及此,武則抬起頭下達了一道口諭:傳大理寺少卿孔令皖明早覲見!

第二,空中的大雨沒有絲毫減弱的跡象,整個洛陽城依然浸泡在綿綿陰雨之中,明堂外一個僻靜角落裏,幾名被雨水打濕衣衫的宮人正坐在屋簷下避雨閑聊。

“鬼老,竟然一口氣連下好幾雨,害得我們這些站在宮外的苦命人衣裳幹了又濕、濕了又幹,一一換!”

“得了吧,你大不了濕件衣裳還有個換的,我們浣衣局可就愁咯,不出太陽,那麼多衣服可怎麼曬幹啊!”

“起這雨,你們聽了麼,這場大雨一直下個不停,是因為陛下殺了渤海王,引得先帝的在之靈震怒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