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時剛過,個個已經水足飯飽,一大鍋肉湯被幾人吃的一滴不剩,和小李同行來的夥計雖說在城裏生活了很多年,但也不是頓頓都有肉吃,肉價可不便宜,每個人的月錢貼補完家裏,就剩不下多少了,都是主人家吃剩的才能飽個口福解個饞兒。
上次說的店鋪管事的美差並不是隨便說說,山娃子承諾鋪子弄好要給他一個活計更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李二可高興壞了,不僅能翻身做個小財主,能賺上大錢才是主要的,他心裏明白如果這次的生意做好了,跟著山娃子幹可要比現在輕鬆多了,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能多掙一點兒就能讓家裏人少餓一頓肚子,這才是最實際的。
小李五人停留的時間並不長,麻袋昨天就已經裝好了,臨走的時候山娃子又特意讓人在車上蓋上昨天砍的馬草,白天運鹽還是要謹慎一些,雖然李掌櫃也認識縣城的官家,但此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草在車上鋪滿了厚厚一層,不扒開來看別人隻會以為是李掌櫃從城外運回的馬料,他作為城裏唯一一家鹽商,客棧裏平常喂養的馬和騾子並不在少數,這樣裝扮並不會讓人起疑,做完這些山娃子才放心,為了表示一下鄉村人的好客,走時又特意從水渠裏捉了幾條三斤多的肥魚讓他們帶上,五人終於踏上了回縣城的路。
此次山娃子和汪叔並沒有跟著,也不怕李掌櫃看到精鹽不付錢,要按精鹽每天保底五十斤的量計算,此次六百多斤也隻夠十幾天的供應,如果這次細鹽在城裏的反響好,不用等太久,最多七天,李掌櫃必定再次派人運粗鹽,到時候山娃子便能得到自己應得的分成嘍,這是之前談好的,貨清錢清,不許拖欠,像李掌櫃那麼聰明的人自然不會食言,所以以後每天的生活就是收錢,製鹽兩件事兒,美滋滋呀~
村裏人現在是越來越熟練,很多事都不用山娃子再看著了,以往一天能製出七十斤,現在隻要太陽好,很多時候達到百十斤之多,自己的任務算是基本完成了,剩下的就是等著李掌櫃的次次到訪,積累資本,早點湊夠錢財去找縣首買身份了。
往後的兩天不止山娃子,整個村裏人都很清閑,石頭經常出入蘑菇家找她玩,不知道兩個人有什麼共同語言一玩就是一整天,不過想想也是,蘑菇隻比石頭小一歲,又沒有什麼代溝,不像和山娃子在一塊,還沒和泥巴一刻鍾,一轉身就找不到人了。所以在他們倆的世界裏山娃子就像是自己爹娘一樣的小大人,總喜歡發呆,自己和自己說話,可沒意思。
正好山娃子樂得清閑,每天就是在家睡覺,河邊發呆,再寫寫畫畫,餓了自己不想動手便到汪叔家裏蹭飯,這樣一來,見石頭的時間倒是多了,雖說他現在不會看見打雷就爬樹找雷劈,但也好不到哪去,風風火火的像個傻大個子似的,體格壯如牛,小小年紀手臂已經和山娃子小腿般粗細了,對於一個立誌吃胖的山娃子來說,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所以山娃子一般不讓他站自己身邊,吃飯的時候也離他遠遠的,人家一頓幾大碗,山娃子幾頓一大碗,傷不起啊……
石頭是憨的可愛,但好在身體強壯,北元帝國重武輕文,最低級的學究和武卒身份都能用錢買到,朝廷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漸漸的養成了一種風氣:隻要錢財足夠,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官家身份。
自己的身份都買到的石頭的自然也能買到,那樣的話石寨村這兩位即將服兵役的娃子就能免去一死,想想山娃子就很興奮,計劃正朝好的一麵發展,至少目前看來是一番風順的。
事在人為,雖說山娃子沒有害人之心,但也不是聖賢,不可能麵麵俱到,更不會提前預知別人的謀害之心,一場針對他的陰謀此時正在縣城裏露出萌芽,隻待日後給他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