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2)

暮色暗淡,殘陽如血,黃河邊上如鑲金邊的落日,此時正圓,光芒四射,刺人眼膜如夢似幻、好不真實。

最後一絲殘陽打在地上與暗淡黃的沙漠融為一體,金光璀璨、吞天沃日。夕陽西下,大地沐浴在餘輝的彩霞中,晚風徐徐地拂送來一陣陣花木夾雜的幽香,使人心曠神怡,更覺夕陽無限好。

渡口處,竟有二人立於此,靜靜遙望。

一抹殷紅色的夕陽照在西山上,湛藍湛藍的天空浮動著大塊大塊的白色雲朵,它們在夕陽的輝映下呈現出火焰一般的嫣紅。夕陽吻地的輕響,劃分了白天與黑夜。於是投林的倦鳥,也便如詩人焚燒的詩稿,載著夕陽的殷殷血焰歸去了······

這二人一人身著淡黃色勁裝樹冠俊逸,另一人身著暗紅色衣袍挺拔如鬆,一位劍眉星目,另一位溫潤典雅,其氣質容貌也是各有千秋,不過仔細一看這二人皆是手持寶劍,一瞧便是不知何處來而來的少俠了。

“池魚歸淵,炊煙喚子,如此美景,惜秋,也不枉我們客旅兼程一番,對吧?”紅衣男子淡然一笑,好似臨風流玉。

被喚作“惜秋”的黃衣少年一昂首,灑脫一笑,額前鬆落的墨發揚起在麵上胡亂飛舞,卻也擋不住那雙泛著華彩的雙目。隻聽他道:“是啊!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果真是名不虛傳!今日得見這黃河之水澎湃洶湧如此波瀾壯闊,也算是令人心中喜悅!想起曾經親眼目睹過的廬山雲霧、塞外黃沙、江南煙雨,真的是各有千秋,都是那般攝人心魄!”

“嗯~~,不過再好的景色也是要離開的,我們還是先去城中,把老師父交代的事情辦了吧!”

“明白!”惜秋笑著回道。

接著二人轉身而去,離開了渡口,朝著後麵走了幾十步,繞過高大的岩石長坡後可看到一塊四尺長的岩石上,係著韁繩,旁邊是兩匹健碩的駿馬,或許是因為空閑無趣而在那裏踏著馬蹄低頭甩著鬃毛。二人過去將韁繩解開,踩著馬鐙跨上馬背,單手提著韁繩,右手中握著的寶劍用力朝馬背一擊,駿馬前腿抬起一陣驚叫,踏著塵沙向前奔去。

“我說,惜秋,你最近劍法練得如何?”

“還好,等辦完事回了劍閣,過過招如何?”

“也好!”

駿馬疾馳,馬踏飛揚,二人在無人的郊外道路上快速地奔馳而過。

要說這二人是何人,便是一人名叫陸惜秋,十八歲;一人名叫李瑾燁,二十歲。這二人皆是出自巴蜀北部天險劍閣,自幼親人去世父母雙亡,因其父母祖輩皆是曾經天下間十分有名的俠士,便與一眾夥伴繼承親人遺誌,從小勤練武功鑽呀武學之道,少年出道馳騁江湖行俠仗義,年少有為武藝高強,在江湖上也算是頗有名氣,而他們口中的老師父便是一位名叫沈從文的六十歲老者,為人正直閱遍天下古籍博古通今!雖說他在江湖上沒有太大的名氣,不過隻要是見識過,對於他的本領都是毋庸置疑的。

此次沈從文要他們千裏迢迢前往開封,是為了將一部兵書送去給開封城中的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