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章 工部塵埃落定(2 / 2)

最終,屯田郎中給了一個叫謝援的人。董明對這個人有些印象,謝援是皇甫嵩的女婿,北地郡謝家出身,也是個有能力的。董明對他有印象是因為,這位爺後來成了諸葛亮的祭酒,蜀漢名臣。

當然了,這位爺在史書上的記載是射援,名字花裏胡哨的,應該是筆誤。

定下來屯田郎中之後,董明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情。屯田員外郎,是一個叫**的,鄭玄的大杆子打不著的老親戚,也是一個有能力的年輕人。

但同時,這位跟王章和李銘一樣,都是劉辯的小老弟。

董明覺得劉辯很有趣,看著他們這些臣子在下麵爭得熱鬧,悄咪咪的將佐官都給拿下來了。工部下有四部,他劉辯已經將三部的佐官給拿下來了。

要是後麵再給他一個水部員外郎的位置,這工部,他劉辯才是話事人。

董明莫名的有些欣慰,同時也好奇是誰在劉辯背後給他出謀劃策的。這人小聰明是有一些的,但是還是嫩了點。劉辯最好的做法,其實拿下一部主官,另外再選一部佐官才是最好的。

現在拿了三個員外郎,大家又不是傻子,都明白了劉辯的小心思。最後的水部,劉辯是不可能染指的了。臣子跟皇帝之間的關係很複雜,兩者互相依存,又互相戒備。既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又是對立的敵人。

工部的老少爺們肯定不想工部成為劉辯的禁臠。董明、袁逢、楊彪這樣位高權重的臣子,更不希望陛下將手過度的伸到朝廷的實務上麵去。

三個員外郎,過了。

過猶不及,正是如此。劉辯背後的人,要麼就是能力有限,要麼就是太年輕了沒什麼經驗。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董明覺得劉辯背後的這位,應該是個沒什麼經驗的年輕人。

最後的水部郎中,給了李虹。並且是董明堅持要求的。大家不明白為什麼,但是有變法一派的力挺,這條還是通過了。劉辯又想將水部員外郎拿下來,可是大家都不是傻子。

不管劉辯說誰,大家都能挑出刺來。

最終,水部員外郎,是楊英,楊彪的侄子。

楊彪也沒辦法自家兒子廢了,隻能從大侄子裏麵挑一個出來。不過楊英的資質能力都不比楊修差。楊家畢竟也是世家大族,還是漢末的頂級豪門,比荀家還要高半頭。

荀家藏幾個精英,楊家也不差。這楊英,就是楊家雪藏的精英,楊修被科學司勾走了之後,楊彪便開始給楊英鋪路了。本來他是希望楊英跟袁敘整一整虞部郎中的。

可惜了,最後隻拿了一個水部員外郎。但這是水部的官職!雖然說品秩上跟其他的三部是一樣的,可是工部組建起來的目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大運河工程?

水部,可不就管著這事兒呢嗎?如果說屯田部能夠躺著吃上屯田的功勞,那水部隻需要忙活幾年,那就能躺在大運河的功勞簿上吃一輩子。

員外郎是個四百石的小官,可那實打實的是個肥缺。

楊彪,還算是滿意。

君不見,董明麵皮都不要了,都要把李虹給送上水部郎中的位置?為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借大運河的東風,讓李虹賺點功績,剩下的日子裏,做個富家翁?

就李虹那出身,沒有潑天的功勞,日後說不定就被人扒出來給弄死了。

工部的主要官員給定了下來,事情也就可以翻篇了。剩下的還有一些小官,小吏的,等工部衙門落座了,讓他們自己忙活去。工部是個大事兒,定下來之後,已經是正晌午了,大家也都有些渴了餓了。

董明吩咐下人去準備酒菜,趁著這會兒功夫,也讓大家歇息了一會兒,隨意走動著說說話。劉辯身旁圍了不少人,但都是老頭子。董明沒有去湊熱鬧,而是找到了劉威。

劉威成了工部郎中,正在被郭嘉等人道賀呢。眾人見董明走了過來,都給董明見禮。董明笑著對他們揮揮手,示意他們不用如此。不過他也沒有在這裏掃興,而是將劉威拉到了一旁。

“工部給了你,你有什麼想法沒?”董明笑著問道。

劉威臉上露出笑容,回道:“這事兒還不清楚,畢竟學生對工部還不算了解。不過眼下還是得先把上一個差使給交代清楚了再說。老師,您這麼問我,恐怕是有什麼要交代的吧?”

董明點點頭:“你入了工部,第一件事,就是給工匠們弄個出身,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