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威搖了搖頭,走到了徐老漢跟前,道:“是本官幫你,還是你自己將易容去掉?”
徐老漢聞言一臉的茫然,然後道:“老兒不知道官老爺什麼意思。”
“你自己卸了偽裝吧。”劉威負手而立,又了一句。
上麵楊驃聞言眼睛一瞪,大喝道:“弘農令,這裏不是你的弘農縣衙!”
劉威不搭理他,直勾勾的看著徐老漢,後者一臉唯唯諾諾的樣子,有哀求的眼神的看著楊驃,像極了一個市井民。
“左右,將弘農令請出去!”楊驃直接道。
劉威聞言皺了皺眉頭,伸手便往徐老漢臉上摸了過去。徐老漢眼中精光一閃,露出一絲的凶悍之色。
他就地一滾,躲過了劉威的手,爬起來之後連忙往前走了幾步,哭嚎道:“大人,救命啊!”
“大膽!”楊驃一拍桌子站了起來大喝道:“劉守拙!你想要做什麼?!”
劉威眼睛一眯,然後道:“大人看著就知道了。”
完他腳下一點,追上了徐老漢,一拳頭砸在了他的後背上。徐老漢吃痛之下,摔在地上,沒等他反應過來呢,劉威便拉住了他的頭發,一用力,一頂假發就拽了下麵,裏麵是一一頭烏黑的長發。
假發上還連著一些不知道什麼東西製成的皺紋。
劉威將假發扔在地上,看著楊驃道:“現在,大人是不是該重新審問一下了?”
大理寺的鬧劇正在白熱化的時候,田豐也得到了長江決堤的消息。二話不就直奔皇宮,從劉宏那裏得令之後,回來便將徐庶已經寫好的命令,發了下去。同時責令災區附近郡縣,務必做好抗洪救災的工作!
田豐吩咐完了之後,又急匆匆的離開,直奔太尉府。到了太尉府,見到了蔡邕之後,他將長江決堤的事情如此這般的交代了一番,然後對蔡邕道:“老大人,還需要您下發一道命令,派軍隊過去。”
“軍隊?”太尉皺了皺眉頭。
田豐點點頭道:“軍隊有組織有紀律,用來救災是最合適的。最關鍵的是洪災一起,地方肯定不穩,有軍隊在,會少很多事端。”
“既然如此,那就依你所言。”蔡邕稍微思考了一下,答應了下來。
田豐從太尉府出來,抬頭望,歎了一口氣:“多事之秋啊。”完頭也不回的,朝著尚書台走了過去。
荊州北部,襄陽,城頭上,荀攸在大雨中連蓑衣也沒穿,身後跟著一個穿著蓑衣的年輕人,給他撐傘。
“大人,先下去吧,上麵風雨太大。”年輕人是匆匆趕來的楊敢。此人是編縣人,跟弘農楊氏的那個楊敢不是同一個人。
荀攸搖了搖頭道:“本官不放心啊!”
“眼下城外已經建了難民營,也置下了粥棚,大家還是不要擔心了。”楊敢輕歎一口氣,勸慰道。
“放心不下啊。”荀攸身後接了一下雨水道:“這雨再這麼下下去,恐怕”
“應該不會的,如今已經九月了,氣轉涼。這秋雨不是夏,都是一陣一陣的。想來最遲兩三就能停了。”楊敢又道。
“希望如此吧。”荀攸點點頭。
這個時候,一個人精壯的中年將軍上了城牆,幾步走到荀攸跟前,對荀攸道:“公達,眼下已經聚攏了數十萬流民,襄陽這邊有些吃不住了。不知道朝廷那邊有回信沒?”
“漢升將軍辛苦了。”荀攸對黃忠抱了抱拳然後道:“還能支撐多久?”
“半月!”黃忠沉聲道:“半月之後,襄陽就會沒有糧食,莫是城外的災民了,就是城內的百姓,吃食也會成為問題。”
“南陽那邊怎麼?”荀攸問道。
“還沒有回信,不過想來會幫襯一二的。不過也是杯水車薪,還需要朝廷幫忙才行。”黃忠搖了搖頭道。
“平糧倉呢?襄陽乃是荊州重鎮,平糧倉內的糧食應該很多吧?”荀攸皺著眉頭道。
黃忠聞言走到城牆邊,一拳砸在城垛上,狠聲道:“平糧倉倒是還有些糧食,可是儲量連三分之一都沒有!”
“不足三分之一?!”荀攸眉頭一皺,臉色冷了下來:“好好好!真的是很好!平糧倉都敢碰,還真是山高皇帝遠啊!”
黃忠無奈的搖了搖頭,然後道:“眼下該如何是好?”
荀攸深吸一口氣道:“將城裏的糧食都搜集起來,從明開始糧食按人頭配給!朝廷那邊也該收到消息了,很快就會有回音。咱們隻需要撐住一個月就行。”
“好!某家這就去辦!”黃忠答應一聲,轉身下了城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