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沒有參考價值。
略過張鬆的考卷,其他的考卷中,董明發現了問題。但凡經典默寫的部分,答得比較多的,幾乎都是世家子弟出身,又或者是一些大儒的學生。而大多數寒門士子,多數隻能答出來某一本或者兩本經典的內容。
董明這個時候才想起來,若是原主來考的話,大概隻能默寫出來詩經的內容,其他的頂多有所了解,不可能都寫出來。
想到這裏,他知道,這閱卷的標準看來要所有變動了。默默的在心裏給第一場考試打了一個叉。
第一場考試的成績盡可能的不影響最後的總成績。不過轉念一想,他又搖了搖頭。時也命也,按照規則執行就是最公平,個人原因造成的不平等,不能歸咎於規則。
就跟後世的高考一樣,盡管所有人都在吐槽,但是但凡有些腦子的人都知道,麵對這麼大的國家體量,高考已經是最公平的了。
不再管閱卷的事情,董明回到了主考官房間。孔融已經離開了,這第二場的主考官是他董明。試卷早就備好了,就等著明日鍾聲一響,便開始考試。
翌日,第二場考試開始了。
張既在洗漱完了之後,便在矮幾前端坐好,等著發卷子。也沒有讓他多等,很快發卷子的吏便走了過來,給了他一套試卷。
他打開看了一眼,一共六張,同樣分為三個部分。隻不過這題型倒是非常的新穎,第一部分是選擇題,給了甲乙丙丁四個選項,每一題隻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選擇題一共有十二題。第二部分則是填空題,一共有六題,每道題目都給出了一個答題的橫杠。
第三部分是最多的,倒不是題量多,隻是用了整整四張紙。一共六題,被稱為應用題,每道題目都給了大量的做題的空間。
“有點意思啊。”張既看完了整張卷子之後,很感興趣的道。然後提筆開始作答。來之前,他專門通讀了市麵上可以找到的新學書籍。實在的,相較於其他書籍的難以獲得,新學的相關書籍,實在是太好找到了。
明德書院從很久之前就開始瘋狂的印刷相關書籍,然後以極低的價格流入市場。一開始很多人都不明白董明為什麼這麼做,但是兩三年時間過去之後。現在基本上隻要家裏還有點積蓄的都能買上兩本新學的書籍。
看起來不起眼,卻給新學的蓬勃生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回張既,他對新學雖然沒有什麼研究,但是通讀一遍之後,自認為做起試卷來也不會太難。再一個,公開的秘密,新學的試卷側重於算學,他張既的算學可不一般啊。
自信滿滿的將試卷攤開,看向了第一題。
第一題:留南村共有村民五百人,其中女性占全村總人口的三成,那麼留南村共有女性,男性
甲:乙:丙:丁:
“這題目也太簡單了吧?”張既笑了笑,順手選了甲,然後繼續往下做。第二題、第三題、第四題都很簡單。第五題的時候稍微思考了一下,也算了出來。一直到第六題,張既有些懵了。
第六題是這樣的,已知甲乙丙三個實數滿足甲加丙等於乙的二倍,且甲加兩個乙加丙是於零的,那麼下列四個選項中哪一個是正確的?
甲:乙大於零,乙的平方減去甲乘丙於等於零;
乙:乙於零,乙的平方減去甲乘丙於等於零:
丙:乙大於零,乙的平方減去甲乘丙大於等於零:
丁:乙於零,乙的平方減去甲乘丙大於等於零:
張既看完之後,又看了一遍,然後滿腦子都是甲乙丙亂飛。實、零和負數的概念,也是董明在算學中提出來的,如今已經被廣泛的接受了,張既也知道。但是這道題目張既實在是有些懵。
嚐試算了一下之後,張既選擇了放棄。這種題目其實不難,擱後世也就是初三的水平。真要起來,張既隻是不熟悉這種很空洞的出題方式。要是將這題目換在實事中,他肯定就能算出來了。
白了,眼下的大漢朝除了董明的新學之外,其他人的算學都是實用性數學,跟董明這種理論型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有一點,理論型的數學也可以用在實事上。
“這一題略過,先看後麵的。”張既覺得這題很難,但是也不怎麼擔心,反正隻有一題罷了。然後
第七題,不會做
第八題
第九題
“算了,先看第二大題好了!”張既決定去填空題探探路。11百度一下“三國好老師傑眾文學”最新章節第一時間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