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連打開的興趣的都沒有,更不知道所謂的新學基本原理,到底是什麼。他更感興趣的是為什麼會下雨,地裏為什麼能長莊稼,雪和水到底是不是同一種物質
董明的問題,讓他迷茫了。
“喜歡科學還是喜歡新學?”楊修愣在了原地,有些懵。
他一直覺得自己是喜歡新學的,可是當董明的問題擺在他麵前之後,他有些猶豫了。
董明見他一臉的茫然,又道:“新學的理念你認同嗎?”
“新學的理念?”
“簡單的總結就是四個字,革故鼎新。理論創新、實踐創新、製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各方麵創新。總之,就是要做到,苟日新,日日新。”董明解釋了一句。
“革故鼎新”楊修咂摸了一下這四個字,然後問道:“可是哪些又是舊的呢?”
“阻礙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發展的,都是落後。有利於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發展的,都是進步的。用進步取代落後,這個國家,我們的民族就會永遠的屹立於世界之巔。”董明開始放嘴炮了。
楊修聞言懵了一下:“民族?”
董明看了他一眼,道:“就是我漢家兒郎。”
這倒不是楊修不懂,而是民族意識的覺醒,真要起來,還要到後世,十九世紀末期才會出現。
不過董明來了,這民族意識覺醒的肯定會早上很多。甚至於,他都介意將華夏民族,神化成整個世界最優秀的民族。一如當年某個日耳曼人做的那樣。
“明白了。那麼阻礙的就是落後的。”楊修想了想,眼下真正阻礙大漢朝的是哪些呢?
宦官,對就是宦官。
楊修很快將矛頭指向了宦官,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好像新學的思想也沒啥不好的。雖然不如那些被稱為科技的造物有趣,但也不是很討厭啊。
那麼
“學生想明白了,科學也好,新學也好,學生都是極為認同的!”楊修一臉鄭重的道。
董明歎了一口氣,知道楊修其實並沒有弄明白。但是他也不打算再了。這種事情怎麼呢,任何一個階級的崩潰都是從內部開始的。
君不見當年的啟蒙運動,為資產階級奔走的伏爾泰,其實自己本身就出身於與資產階級有著不可調和矛盾的大貴族大地主階級。
這事兒,邪門。
希望楊修日後也能堅定的為董明削弱和清除世家力量的時候,出一份力。
楊修跟董明話的時候,楊家發生了一件大事。
臨晉侯楊賜,比曆史上多活了一些日子之後,還是難違命,在一個雪花漫的早上,死在了床上。
走的很安詳。
畢竟是前三公,臨晉侯,他的去世,算是一月份洛陽城發生的最大的事情了。老爺子被發現去世的時候,楊彪立刻就報告了劉宏。
劉宏很快就做出了反應,按照禮法讓給楊彪給楊賜料理身後事。與此同時,也將臨晉侯的爵位,賜給了楊彪。
這是後話,就在楊賜死的這一。楊彪也沒工夫去找董明了,直接派了一個下人趕到董明府上。
楊修得知自己爺爺去世之後,差點暈了過去。隔輩親,在其他人身上有沒有,楊秀不知道,但是在他家,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從楊賜就待楊修極好,可以是整個楊家除了母親之外,楊修最為看重的人了。如今楊賜卻死了,他竟然連最後一麵都沒見到。
二話不,楊修就奔出董府,哭哭啼啼的往家裏趕。
剩下董明自己留在書房裏,想了好一會兒才搖搖頭。楊賜的去世,看起來隻是一個老臣子的過世,實際上對整個洛陽官場來,卻是一個不大不的震蕩。
老爺子雖然沒有官身了,但是影響力在那放著呢。而且作為楊家的掌舵人,楊賜本人在政治上還算是比較溫和的。
相比之下,楊彪就激進的多。大概是因為年富力強的緣故,他總是想要搞一些事情出來。以前有楊賜壓著,眼下他成了楊家的掌舵人,楊家的動向就很值得注意了。
尤其是眼下,楊彪對董明抱有很大的意見。這家夥要是真的擺明車馬的站在董明的對立麵,真的,董明是真的會覺得難受。
這玩意的點不在於楊家是否跟董明對著幹,而是這種對著幹的行為是否是公之於眾的。暗中較勁叫政治鬥爭,擺在台麵上,那就是黨爭了
黨爭最後的結果就是,雙方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坑對方而坑對方。時間一長,什麼事兒也幹不了,隻剩下一地雞毛。
這是董明無法接受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