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不成是想讓我加入他們?”董明摸了摸下巴想道,隨即他又搖搖頭:“漢末三國,哪怕是董卓、袁術都是比黃巾軍更好的選擇。****在這片大地上基本上玩不轉。”
他看了看一直沉默的蔡浩和馬明,忽然開口問道:“你們二人認為太平道如何?”
蔡浩和馬明聞言都沒有直接開口,而是各自思索了一會兒。
“觀其行,察其意。太平道這些年來廣施符水,接濟窮人,信眾甚多。想來應該是玄門正宗吧?”蔡浩試探性的道。
馬明則搖了搖頭,反駁道:“太平道所作所為倒也如你所,可是這世上哪家的道士如他們這般?不在深山修行,反而在塵世曆練?倒有些像那佛教了。他們如此這般,定然有所求才對。人生在世,非名則利。他們倒是有些邀名的意思了。”
董明看了一眼兩人,笑了笑。蔡浩出身世家,雖是庶出,但思維模式還是世家模式,世家嘛不管對什麼事物都是高高在上的評價。馬明則是商人出身,看問題更喜歡講究個得失。
蔡浩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不管太平道要幹啥,但是至少現在表現不錯,那就無所謂;馬明的意思則是太平道肯定有所求才會有所為。
“他們邀名做什麼?一群道士罷了,難不成還要舉個孝廉嗎?”蔡浩笑了笑,對著馬明道。
馬明聞言翻了翻白眼:“我還想當官呢,是不是也不行?”
“原本是不行”蔡浩故意拉長了聲音道:“現在跟著老師學習了這麼久,自然是可以的。”
“討打。”馬明笑罵了一聲。他本身的性格有些像馬維,隻要不觸碰底線,一些玩笑,他基本上不會動氣。
“你們有沒有計算過徐州境內,有多少太平道的信眾?”董明問了一句。
兩人聞言停下吵鬧,各自思索了一番後搖了搖頭。
董明歎息一聲道:“徐州一地,多了不少,幾十萬信眾還是有的。若有一朝一日,太平道領袖登高一呼,揭竿而起,你們覺得會有多少人被裹挾其中?”
這是嚇唬人的,他壓根就不知道徐州有多少太平道的信眾。不過往多了也沒啥問題,正好讓自己的學生能夠正視這件事。他們已經不是十二三歲的孩了,好吧,其實也沒多大,最大的劉威才十四歲,蔡浩馬明才十三歲。
“這麼多?!”蔡浩很是驚訝,不過轉念一想,就想到了平日裏幾乎在家家戶戶都可以看到太平道的信眾。
馬明則皺了皺眉頭道:“老師的意思是這太平道可能會造反?”馬明話的時候眼神閃爍著,不知道在打什麼主意。
董明揉了揉他的腦袋道:“這不是我們該考慮的,還有我怎麼覺得你有點興奮啊?”
“老師了,咱們大漢朝現在階級固化了。想要打破這種固化的階級隻有三種辦法,一是把蛋糕做大,讓更多的人成為人上人;二是改革,拓寬上升渠道;第三個是洗牌”道洗牌的時候馬明瞟了一眼蔡浩。
蔡浩見狀立馬沒好氣的道:“可是老師同時也了,目前的世家是維係朝廷穩固的基石,事實上也正是如此。至於洗牌”他撇撇嘴:“王朝更迭,千年世家。洗牌被洗掉的也隻是一些世家罷了。不管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世家來維護地方政治。這也是老師的,所以你們家可以成為新的世家,卻不能反對這個階層。”
“可是老師了,這是在建立現有的生產力上的。隻要生產力上來,上層建築一定會被動或者主動的調整用以適用生產力。”馬明反駁。
蔡浩一攤手:“這個問題已經超綱了,生產力的發展老師自己都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最好的狀態就是保持現狀。”
董明揉了揉腦袋,有些後悔平日裏跟這些學生瞎扯淡了。沒想到這兩個人平日裏看起來閑的蛋疼,竟然記得這麼清楚。
“別這些了”董明見兩人越扯越遠,立刻打住了兩人的爭論:“你們這些都是沒用的廢話,有那個功夫想想怎麼做出這一次的防旱災計劃。對了,太平道的事情你們倆也思考一下,跟他們三個也一下,你們最好給我做一個完成的論文出來,我看看。”
“又做啊!”馬明哀嚎道,很顯然這不是董明第一次布置這樣的作業了。
蔡浩則是一臉的無所謂,聳聳肩表示:“沒事兒,威哥兒會解決一切,咱們就跟著幫忙就行了。”
董明笑著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