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丹崖山上(1 / 3)

泉州碼頭上,往來船隻絡繹不絕,其中更不乏西域、東瀛之商船,三教九流彙聚於此,人聲鼎沸,好不熱鬧。道旁酒樓內,店二來回招呼,忙的不亦樂乎。二樓靠窗的位子,隻瞧三個深眼高鼻,胡須濃密的波斯人身著白帽、白袍圍坐於此,嘴裏嘰裏咕嚕的不知道在些什麼。

自鄭和下西洋通了海路,來我華夏通商的外國商人自然也就多了,尤其這碼頭之上,百姓似是瞧慣了這些外國人,倒一點也不覺稀奇。不過此三人卻不似尋常商人,其中一人雖同是白衣,其胸口卻用金線繡有三朵寸大的火焰圖案,窗外陽光照來,甚是晃眼;此人的眼神銳利,儀態舉止隱隱透著一股子威嚴,左右兩人明顯以他為首。

正話間,旁邊坐下一對江湖人,長袍裋褐的行裝,身藏刀劍,顯然有功夫在身。待他們叫得酒菜後便閑聊道“不怕陳兄笑話,之前我從未聽聞蓬萊劍閣之名,得知此派召開武林大會,還當是哪個名不見經傳的門派招搖撞騙,沒成想似武當、少林、峨眉、華山這般名門大派居然連連響應,故而實在奇怪!”

“有何奇怪,近日蓬萊劍閣廣發英雄帖,邀請各路英雄於中秋相聚丹崖山,你可知為得什麼?”

“兄弟實在不知,願聞其詳?”

“嘿,前些時日,崆峒、昆侖、華山、衡山、滇西百花穀、丐幫、洛陽金刀門等數十家大門派皆被一人所敗,這事兒你可知曉?”

“自然知曉,聽聞此人是波斯來的,武功邪門的狠,叫我中華武林實在是丟盡了顏麵,且武當、少林竟然避而不戰,難道就讓這番僧欺我大明無人麼?”

“此言差矣,你隻知其一未知其二。這廝聽是什麼拜火教的聖火使,名曰亞力昆,來我中土傳教,將其他教派視為異端,我泱泱中國倒成了不開化的蠻子,實在可笑。據這拜火教跟光明頂那幫子人還有點淵源,而且光明頂聖火令功夫都不是其對手,若是他們明教的前張教主還在,想必以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還能力挽狂瀾,隻可惜這兩門絕世神功盡以失傳。要少林寺畢竟是佛門淨地,向來不理這等俗事,總之是任憑爾如何,不如去念佛。”

“喔?原來還有這些內情,倒是我孤陋寡聞了。”

“你不知道的還有呢,亞力昆不知從何處聽得武當張真人的大名,便往武當山尋他老人家比試,叫囂著踏平武當山,簡直大言不慚!世人皆曉,張真人雲遊太虛,早已不知去往何處,現任掌門乃張真人徒孫通微道長,自不肯辱沒武當威名,正欲應戰時,那廝卻被蓬萊劍閣閣主陸離在武當山下隻用了幾招就大敗而逃。這也就是一個月前的事,你不知道也屬尋常。”

“痛快!隻這陸離到底何許人也,武林中何時有的蓬萊劍閣這麼一個門派?”

“我原也不知,後來聽人,這蓬萊劍閣早在晉朝時便一直孤懸海上,可謂源遠流長,此派人丁稀少,且行事極為隱秘,故而江湖上除了幾個道家門派,幾乎無人可知。”

“想不到竟是千年傳承的古派,實在了得!這蓬萊劍閣內必有絕世神功!”

“那是自然,千年來蓬萊劍閣彙集下劍法無數,不僅有各派劍法絕學,更有上古失傳孤本劍譜,其中以《九字劍經》冠絕,陸閣主便是以此大勝這位聖火使,滅了他的囂張氣焰!還有傳,這部秘籍中藏了大秘密!”

“什麼秘密?”

那人壓低了聲音,道“不知是真是假,此部絕學之中藏有成仙之法,可參悟地玄機,長生不老!”

“竟如此神奇?若是真的,豈不要下大亂?”

“哎!山雨欲來風滿樓,不曉得從哪裏散出來的消息,也實在是荒誕不堪。若真能得道成仙,哪裏還會有這千年來的改朝換代?不過是有心人攪弄江湖罷了。即便是真的,這種好事也與我等無緣!我聽,此次丹崖山之會也與此事有些關係,且那亞力昆又向陸閣主下了戰書,想必陸閣主欲在那日將這番僧與此事一同了結罷。”

兩人相談正歡,渾然不覺那三個波斯人走近,突然那蹩腳的大明官話響在耳邊,著實嚇人。那二人抬頭一瞧,正是波斯人中為首的話“當日在武當山我見陸離是可造之才,方故意敗走,我承認他的劍法有精妙之處,但在不久丹崖山決戰後,他最終會臣服在光明之神的腳下,你們如執迷不悟必墮地獄!我會在所有人麵前證明,隻有光明之神才是唯一的真理和正義!”

這些話聽得兩個江湖客雲山霧繞,尋思半才反應過來,大驚失色道“你便是亞力昆!”罷便要拔出刀劍。可是兵器才握在手中,亞力昆的左右侍衛早已從袍中抽出彎刀架在了二人脖子上。正在二人大駭之時,亞力昆示意左右退下,並道“我不與爾等螻蟻為難,隻須爾等向世人宣告,就‘聖火再次降臨,光明一定會普照世間。’記住拜火教才是唯一的真理。”

店家這時上了樓來,見那兩個波斯人收了兵器後,才敢與亞力昆三人搭話“三位客官,往登州的船不消半個時辰便要,還請抓緊上船。”

亞力昆用波斯話對左右道“收拾一下,走吧。”隨後下樓而去,留下兩個江湖客大眼瞪眼,驚懼之餘又有些摸不著頭腦。

北京,白日當空,秋高氣爽,行宮禦書房卻房門緊閉。房內,當今子朱棣穿著常服端坐上位,自有那子王氣,不怒而威;下方頷首站立一人,蟒服加身甚顯幹練,正是當朝錦衣衛指揮使賽大人,可謂皇帝最親信之人。

朱棣看著手中的密奏,微微動容。賽大人心瞄著,隻可惜從窗外投進的日光不足照亮整間房屋,實在瞧不清此刻上位是何神情。身為帝王,朱棣絕不會叫臣子看透,故而刻意躲在陰影之中掩藏自己,強忍興奮之色,更不便蹭掉掌心細汗。他不怕別人揣度他的心思,但他怕有人能摸準自己所思所想,而眼前的這位指揮使大人就是這樣的聰明人,所幸此人忠心耿耿又膽甚微、知道分寸,能夠伴君多年而不失寵信,這也是其過人之處。

“《九字劍經》……若真如傳言所習之可得長生,又何來朝代興亡?”朱棣故作鎮定,緩緩道來,“不如愛卿替朕去丹崖山看一看,若能請得陸離來最好,朕還真想見見此人。若陸離不肯,也不必強求,隻將《九字劍經》問他借來,也好叫朕一觀。”

“臣,領旨。”喊了告退,賽大人便風風火火的出了宮。

紅葉漫漫似祥雲,輕托仙閣過海去。遠遠望去,這丹崖山滿山紅葉,美不勝收;山巔蓬萊閣煙浮霧橫,如夢似幻。

中秋當日,丹崖山上下比往常也熱鬧了許多,山路上成群結隊的行人,皆是來此參加武林大會的各派人士,有些交情的互相打過招呼,結伴而行;隻有過一麵之緣的,照了麵也會寒暄幾句;至於那些素有仇怨的,聽聞錦衣衛會來湊熱鬧後,雖不便動手,但也免不了發生口角,最後不了了之,畢竟誰也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丹崖山巔,際海而望。腳下層崖千仞,眼前重溟萬裏,聽濤拍岸,白鷺交舞,唯有以歌詠誌,方可抒發胸中壯懷!那蓬萊閣屹立於雲煙之上,更是非仙境不可比。

閣前一片開闊地,放眼瞧去,以武當、少林、峨眉、崆峒、華山、昆侖、丐幫這七大派為居中為首,其餘津海蛟門,洛陽金刀門,開封青龍幫,平陽虎嘯堂等各路豪傑齊聚於此,更有滇西百花穀,黔南百毒門遠來赴會,江湖各派來者十之有八,且其中不乏一些個無門無派,獨行下的大俠高手,如此盛況當百年難見。眾英雄豪俠已陸陸續續到齊,熙熙攘攘,有當眾喧嘩者,亦有交頭接耳者,大多談論的無非是陸離與亞力昆的決戰,但更多的還是有關《九字劍經》的傳聞。

不知不覺中,眾人便等了一個時辰,起初也未覺的什麼,這時也不知誰突然喊道“這都晌午了,怎也不見劍閣來人?肚子空空,現下餓得老子放個屁的勁兒都沒了!”聽這話言語粗鄙,倒是個直腸子。有人聽罷樂的哈哈大笑,有人聽罷反倒一臉鄙夷,引起一陣喧囂。不過被這人一提醒,那些本不覺饑餓之人也開始腹中咕咕直叫。於是一些帶著幹糧的便席地而坐用了起來。有人輕聲問道“陸閣主未到,連劍閣之人也不見一個,這哪裏是待客之道?”

“稍安勿躁,你沒看武當、少林那些人不也在等著麼?再那波斯人也沒來呢,再等等。”話的人同時掏出一個餅,自顧自的吃了起來。正在這時,入口處又是一陣騷亂。不知情的以為是陸閣主到了,紛紛湊了過去想要一見真容,待見到來者時多數人又紛紛避讓,唯恐躲之不及。武當通微道長左右看了看其他六大門派的掌門,也都不知所以,這時那人群散開,隻見百餘錦衣衛簇擁著依舊蟒服著身的賽大人行至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