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封神榜,自然要從“成湯”開始。
“成湯”是一個結束,也是一個開始。
當年,上古五帝之—“帝嚳(音同酷)”的第二個媳婦兒——簡狄,祭神求子。
那會兒,正好有一隻玄鳥從頭頂飛過,落到一塊石頭上,然後下了個蛋。不知道為什麼,簡狄吃下了那顆蛋。再然後,簡狄有了身孕。
咱也不知道這是個什麼道理,總覺得帝嚳頭上多了一抹綠油油的色彩
自古以來,凡是帝王出世、入世,都有異象,這也勉強算一個吧。畢竟比起其他的祥雲籠罩、金光護體,這個要低調的多了。
到了時候呢,簡狄就生下了一個兒子——契。
到異象,還要提到一個人——堯。
堯,也是帝嚳的兒子,是帝嚳的第三個媳婦兒——慶都,所生。
可能那時候的堯比較忙,慶都就一直在娘家生活。某年的春正月末,慶都和自家父母坐上船遊玩。正午時,高之上忽然出現了一條飛舞的赤龍。
第二呢,慶都正在忙活,又到正午時分,隻見高之上又出現了那條赤龍。
這一晚上,慶都睡不著,神情有些恍惚,心裏莫名的高興,閉著雙眼還不由得抿嘴發笑。
就在慶都朦朧之中,突然間陰風四起,一條赤龍出現在房間裏,張牙舞爪的撲向了她(此處省略一萬字)。
慶都不清楚那到底是夢境還是現實,隻知道醒來後身上黏黏糊糊,好像是某種不知名的液體
慶都再一看,隻見身旁還留下了一張濕噠噠的畫兒,上麵畫著一個紅色的人像。
畫上的人像極其俊俏,可謂是眉分八彩、目若朗星,畫上寫著四個字——亦受佑。
之後,慶都就懷孕了。過了十四個月,她生下一個兒子,竟生得和畫像上的人兒一模一樣。
嗯總覺得那綠油油的色彩又濃厚了一分
經過一些不大不的糾紛,堯繼承了帝位。
並不是堯是帝嚳的兒子才繼承了帝位,而是因為堯十分優秀。那時候是禪讓製,並不是世襲製。
世襲製代替禪讓製,是在大禹死後,大禹的兒子“啟”繼承了帝位,這才開始了“家下”的曆史。
契是堯的哥哥,可是弟弟比自己優秀,那自己就隻能給弟弟辦事分憂了。所以,契就擔任了“司徒”一職。
司徒,簡單來就是掌管田地、山林、川澤等國有土地,以及負責管理農業生產,教化黎民百姓的官員。
契的政績十分優秀,教導百姓有功,堯就賞了一塊封地作為嘉獎。
分封製嘛,覺得你辦事不錯,就賞你一塊地。畢竟那時候“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堯再怎麼優秀,也不可能顧全所有。
這片封地,就是最初的大商。
傳承了十三世之後,太乙誕生,也就是成湯。(成湯,姓子,名履,又名乙、太乙。千萬不要以為成湯就是“姓成名湯”。)
因為“帝嚳”是黃帝的曾孫,也就是,成湯是黃帝的後代,姓氏是“子”。同樣也是商朝的開國君主。
那時候的“商”屬於“夏”的領土,而“成湯”自然也是“桀王(夏朝的最後一個君主)”的臣子。
成湯這個人呢,最著名的一點呢,就是禮賢下士。
有一,成湯聽“伊尹”(中國第一個奴隸出身的宰相)在山野裏種地,但非常有才幹,最是喜歡“堯舜”治國的政策方針,是個大賢之人。
成湯十分愛才,立刻派人帶著金銀財寶,再三去請他出山從政。
皇不負有心人啊,最後成湯終於把伊尹請來了。
雖然請來了伊尹,但成湯不敢把他留在自己的封地任用,怕子以為自己在網羅人才,到時候扣一個“意欲造反”的罪名就得不償失了。
於是,成湯就把伊尹推薦給了子——夏桀。
桀王暴虐無道,親人、遠賢臣,驕奢淫逸、不思進取。
帝二代嘛(其實是很多代了),早就習慣了奴役下的作風,骨子裏頭早就沒有了先祖征戰沙場的熱血與豪情。
伊尹去到帝都之後,以堯、舜的仁政來勸桀王,希望桀王體諒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下。
桀王自然聽不進去,伊尹又不好以強橫的姿態去違拗帝王,畢竟命隻有一條啊。於是,伊尹隻好又回到了成湯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