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路莫念舊,渡河莫回頭。一入酆都城,便銷世間愁。
幽冥地府,鬼域酆都。
城門處的鬼差打著盹,勾魂使者不斷的押送著魂靈入城。沒有魂靈鬧事的話,當班的鬼差能睡到交班之時。
會有魂靈鬧事嗎?有,隻是很少。
都走到這酆都城門了,那些魂靈早已明白,回不去了。而且勾魂使者會對那些鬧事的魂靈處以相應的懲罰,所以就更不需要鬼差去擔心了。
這幽冥地界不像凡人所想的那麼幽靜,反而充斥著嘶吼哭嚎之聲,那嘶吼與哭嚎聲裏有不甘,有懊悔,有憤怒,更多的則是絕望。然而在這幽冥地界,卻有一處寧靜祥和的地域。
地藏王菩薩坐鎮於此,誦經傳佛,朵朵蓮花點綴綻放,佛音蕩漾,聖光普照。
每日,鬼差都會押解剛剛進入酆都的魂靈來此,傾聽地藏王菩薩的教誨。這是酆都不成文的規定,因為在此處會有大量的魂靈放棄對仇怨、對情欲、對命數的牽念,這些魂靈便不須再承受地獄之苦,可早入輪回。
此時,上萬的魂靈端坐於此,地藏王菩薩在蓮台之上頌唱佛經。一人一獸,侍奉在左右。
獸,地藏王菩薩之坐騎——諦聽。
人,地藏王菩薩身邊的童子——掌燈。
諦聽臥地,可分辨這上萬魂靈心中所念。在地藏王菩薩誦經之時,諦聽也在慢慢解開這些看似頑固不化的心結。
掌燈盤坐在蓮台邊,手持長明燈,照亮這幽暗的地府,也為照亮魂靈心中的陰鬱。
掌燈不知自己多少年歲,也不知自己從何而來。諦聽曾告訴掌燈,你是由這燈內的燈芯所化,菩薩見你是個造化,故此留在了身邊。掌燈也曾就此問過地藏王菩薩,菩薩沒有明,隻是點了點頭,而後又搖了搖頭。
一日,掌燈在奈何橋上問地藏王菩薩,“師祖為何不成佛?”
菩薩抬眼望向那無數被押解而來的魂靈,“我曾立下誓言: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佛經上:心上無念,心上無塵,心上無心,方可成佛。這大誓一旦立下,師祖就已經無緣於佛,豈不可惜?”
“如我成佛,這些魂靈誰來度化?他們在世間已曆百般苦難,為何還要來這陰界遭受罪罰,我心不忍。”地藏王菩薩完,就同那魂靈一起走進城門。
走出兩步,菩薩停了下來,道“掌燈,之後不可再稱我為師祖。”
“為何?弟子不明。”掌燈手持長明燈,眉宇間充斥著疑惑。
地藏王菩薩沒有多言,徑自離去。
“兄長。”掌燈看向身邊的諦聽,“師祖是何意?”
諦聽愣了一會兒,搖了搖頭,跟隨菩薩而去。
幾日之後,地藏王菩薩誦完佛經,指著那些離去的魂靈,問道“掌燈,你可得出些什麼?”
掌燈思量一番,答“世間牽念太多,這些魂靈都是為牽念所縛,故要在此遭受磨難。”
地藏王菩薩有些不滿意掌燈的回答,道“人活在世,就會有牽念,就會有罪孽,你可曾見過無牽無念之人?這陰間的苦難隻為讓他們強行抹去對世間的留戀,卻不能解開心結。你明白嗎?”
掌燈點了點頭,“弟子明白。”
“明白為何不?”地藏王菩薩的語氣有些讓人捉摸不透,掌燈不敢再多言。
地藏王菩薩歎了口氣,道“從今日起,你便去那十殿閻君處觀瞧刑法,了解世人心中所想。之後你便在這地域內,為魂靈築起心中之念,以助他們自度,去吧。”
至此之後,掌燈便遊曆在十殿閻君之處。
十殿閻君知道掌燈乃是菩薩座下童子,雖然地藏王菩薩不在地府的各司職之內,但十殿閻君很是敬重菩薩。故準許通行,以便讓掌燈觀瞧各處地獄的刑法。
十殿閻君各司其職,分管不同地域,各司其下還分有十六地獄,十殿閻君會根據世人在人間所作所為,指派受難之地。掌燈便在這些地獄之間遊走,記下魂靈心中所念。
時至今日,三界之內發生了一件大事。
妖王孫悟空出世,硬闖地府,勾銷生死簿,怒戰十萬兵,大鬧宮。後,庭得西如來佛祖相助,擒獲妖猴,將妖猴困於五指山下五百年。
這是三界近期以來最大的動亂,好在妖王孫悟空不再抵抗,跟隨唐三藏西行取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