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踏雪尋梅(2 / 3)

白沐莞深吸一口冷氣,沉默思索片刻,提醒道:“這樁通敵大案時隔整整三十年,早已物是人非,如果找不出充分證據,且不陛下未必敢子翻父案,連下人也不會信服。到時候你這個當朝儲君會被人趁機扣上一頂不孝太後的惡名,難以立足於世,將來如何君臨下?”

不怪她澆冷水,他想查的這樁大案被塵封數十年,且不難以搜集力證,明蕭太後聯合蕭氏等合謀誣陷賀王。一旦著手翻案便如陷入泥潭,荊棘叢生阻撓眾多,但凡涉及此案的人全會跳出來幹擾,其中或許有不少目前臣服於宇文曄的人。萬一再被有心人加以利用,他首當其衝遭殃。

這些顯然他都考慮過,安撫性朝她笑了笑,他口吻堅決:“父皇若是擔心被人詬病,大不了等我繼位之後,由我來下旨翻案。”

此言一出,驚得白沐莞不心掉了手中把玩的梅花枝,花容色變吃驚不已:“曆朝曆代哪有皇帝敢翻時隔兩朝的通敵大案?你就不怕後世史官的筆墨胡言?”

宇文曄冷哼一聲,情緒頗為激動,疾言厲色道:“錯便是錯,冤就是冤,是非曲直必須明辨!當年賀王含冤而死,通敵叛國的髒水潑在他身上冤情震,皇家子嗣尚且被冤得如此心酸,倘若不能為他翻案還他清白,可想而知宮外百姓又該如何申冤平冤?如果連孰是孰非都沒有勇氣麵對查明真相,我日後又如何配為一國之君?不僅是賀王的案子,我還要肅清吏治,徹底消滅杜絕像蕭家這樣倚靠裙帶關係崛起的家族。多加任免從每年科舉中脫穎而出的年輕人才,絕不能讓無所作為的勳貴子弟占據朝野大半邊江山。”

四目相交,她見他神色憤然絕非作偽,毫無半分惺惺作態。白沐莞不禁大為欣慰,她相信明辨是非的宇文曄將來斷然不會是包庇武斷或偏私的帝王,相反他會成為一位賢明果決的好子。

作為帝王眼中不能隻看重利益皇權,不思有所建樹整日製衡朝臣,而是應該以江山社稷為重,百姓子民次之,自身利益輕之。

想到這兒白沐莞也抿唇笑了起來,接著由衷向他福身施一禮:“太子殿下明辨是非,心係民間疾苦,此乃普之下黎民百姓之福。”

宇文曄單手扶起她,含笑:“除夕夜宴你冒著觸怒親貴的風險,大膽向父皇諫言,為的不也是讓父皇一視同仁,為寒門子弟博來他們應得的一席之地。”

提起這樁事她忿忿不平,咬牙道:“在京城許多武將世家的兒孫憑借祖上功德,在兵部謀了職務差事卻不思進取保衛家國,隻想著吃軍餉謀私利。比起那些在邊關浴血殺敵的將士,他們這些人活得太舒坦太愜意,我實在不能容忍!”

何止是她看不下去,當今子也未必想容忍那些靠祖輩蔭封瀟灑度日的紈絝子弟,奈何時機未到不便突然改革。正是窺破這點,昨夜白沐莞甘為皇帝手中的利劍,既達到目的,又向皇帝表了忠心。

“所以莞莞,你我心之所向無不是讓朝堂清明,待到用人之計有文武可用。”宇文曄心潮澎湃,“如今看似下富庶太平,實則沉屙重重,父皇繼位以來已經改變良多,隻是改革絕非一朝一夕之事。未來還得靠你我。”

誌同道合,兩心交融。

這種強烈興奮的感覺猶勝過普通的魚水歡愉。

一個是恰逢知己得遇賢臣良佐,一個是如明珠蒙塵此刻得明主激賞。毋庸置疑,他們已經看見彼此相依的未來。除去尋常的男女之情,維係他們感情最重要的是互相扶持同道而謀的信念。

白沐莞忽而堅定不移地啟齒:“我必傾其所能輔佐殿下。”

宇文曄亦鄭重其事點頭。

“不過於你而言,我更希望自己是你的曄哥。”罷,宇文曄似笑非笑,雙手捧起少女的臉頰,他的指尖有點冰涼,她溫熱白皙的皮膚向他傳來細微的暖意。

少女走上前半步伸手環住他挺拔如鬆的腰身,呢喃輕語:“在我眼裏你不是什麼儲君殿下,而是我心儀的少年郎。”

如果可以,她希望時間能在這一刻定格成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