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七絕聖手(1 / 2)

揚州城外,官道。

官道上遠遠的就能瞧見一個人,一個年輕人。這名年輕人嘴裏叼著嫩綠的草,一身白色的衣服,騎著一匹白色的馬,在這充滿生機的土地上顯得格外顯眼,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李白。李白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裏呢?

原來李白剛向隴右道出發三餘日,便收到了賀季真的飛鴿傳書,大意是此行無需前往了,雖然拚盡全力守護了唐睦將軍負責的部署在突厥邊境的兵力部署圖,可是對方卻用計得到了張守珪將軍在吐蕃邊境的兵力部署圖,然有驚無險,佑大唐,張守珪將軍及部下雖失去了先機,卻在愈戰愈勇,重創了吐蕃主力。李白收到消息後也送了一口氣,心裏想著雖然已經無需再去邊境,可是既然出來了就好好的走上一走,看一看大唐的山河吧,眼下即將初春,於是決定先去揚州走上一走。

李白騎著馬緩緩的在路上走著,不知不覺已經黑了,肚子咕咕的叫了幾聲。

“餓了,馬兒快走,咱們找個地方去喝酒。”罷李白輕輕拍了一下白馬的脖子,這匹白馬竟然像聽懂了似的迅速飛奔起來。

片刻後李白便到了揚州城外,初春的揚州城綠意盎然,城門外有一條不寬不窄的護城河,和上麵有一個寬寬的木橋連接城內與城外。李白找了個離木橋不遠的酒館坐了下來,酒館掌櫃的是一個看著約六七十歲的老頭,花白的頭發憨厚的笑容,讓李白不禁感到心頭一暖,遂找了一個桃花下的桌子坐了下來。

“掌櫃的!一盤熗虎尾、切一盤肥羊、一盤春卷,再來一壇草蒲酒。”李白坐下後爽朗的向老頭喊道。

“好嘞,這位客官您稍候片刻,二一會就給您上菜!”老頭轉過身子看了看李白,笑容滿麵的道。

片刻後李白已經感到微醺,李白坐在長椅上抱著酒壇,看著隨春風吹落至自己肩膀的桃花瓣不禁感到十分的愜意,不禁喃喃道:“這揚州城,真是個好地方啊”這話還沒完,李白便被一個吟詩的人所吸引住: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酒伴來相命,開尊共解酲。

當杯已入手,歌妓莫停聲~

大唐盛行吟詩飲酒,聲音一出就管內的一些文人墨客,三教九流還有幾個江湖俠客無不側耳傾聽,帶那人語畢後便開始大聲的鼓起掌來,“好詩!真是好詩!”李白聽到這首詩後不也禁麵露喜色,更是勾起了他內心的興致,一時間詩性大起忍不住舉起酒杯一飲而盡,隨即吟道:

青春幾何時,黃鳥鳴不歇。

涯失鄉路,江外老華發。

心飛秦塞雲,影滯楚關月。

身世殊爛漫,田園久蕪沒。

歲晏何所從?長歌謝金闕。

酒館內的眾人顯然一時沒有回過神來,隨即也望向這邊便大聲喊道:“好!好詩!真是好詩啊!”“是啊,真沒想到出來下個田還能聽到這麼好的事!真是快活,快活啊!”吟詩的兩個人不禁轉過頭看著彼此,一瞬間仿佛周圍的喧鬧聲都已經不複存在。

那人隻見李白身著白衣,身材消瘦,懷裏抱著酒壇,桌上放著一把劍插在碧綠色的劍鞘中,慵懶的臉色掛著淺淺的笑意,彎彎的眼睛露出淡淡的光芒,仿佛黑夜中的月亮,雖不如太陽那般耀眼,卻又讓人忍不住去看,他絕不是你生平所見最英俊的人,卻絕對是你此時都不會忘的人。

李白轉過身大量著吟詩人,隻見這人骨貌淑清,風神散朗,身著灰色的布衣,大大的眼睛大大的酒窩,頭發隨便的在頭頂一紮,懷裏抱著一個竹做的劍鞘,李白插著一把三尺餘長的寶劍。

兩個人不約而同的站起身子拿起寶劍,身影一閃兩個人便已經站在了護城河遍的柳樹下,圓圓的月亮將兩個人身子拉的長長的,兩個人麵對著微笑,仿佛心有靈犀的一般一起拔起劍來躍向空中。

酒館內的眾人看著伴著月光看著映在夜空中的兩個身影不禁張大了嘴,顯然這一群人並沒有見過武功如此高強的人,酒館的一名少年劍客更是麵如死灰,臉上流下了豆大的汗珠,“我一直以為自己從苦練二十載定能在江湖上闖出一番名號,可是這實在是”少年看了幾眼後,仿佛下定了什麼決心,隨即神情輕鬆了起來,笑著走出了酒館,騎著一匹馬兒離開了這裏,“今我才知道我這麼多年苦練的功夫是如此的微末,我看還是回家娶個老婆,安安分分的過日子吧!”少年的武功當然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弱,隻是今夜揚州城外的這兩個人實在是太強了,他們兩個人是誰少年也許永遠都不會知道了,他離開了這裏,更離開了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