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古來萬事東流水 五(1 / 2)

兩人不見郇青衣說話,以為郇青衣是不滿意自己二人的感激之情,便再道了一聲“多謝義士相助”,那郇青衣還是沒有言語,待兩人抬頭時,郇青衣的身影早已經不見,兩人麵麵相覷,才明白自己言謝,郇青衣也聽不見。兩人轉身而去。

且說孤竹行雲下山後,便與衛軒以及遊金堂之人找了一家酒館,大醉了一場,便在酒館的大堂裏趴桌睡去,那掌櫃見這些人皆是江湖人士,個性豪爽,也不多言,執導小二好生照看著。第二天那孤竹行雲醒來,見那衛軒將遊金堂之人解散去。

秦執月就在孤竹行雲一旁安坐,見孤竹行雲醒來,道:“今日起,西川三大幫就此皆無。”孤竹行雲道:“這事情來得太快了,恍若一瞬。”衛軒道:“孤竹堂主打算何去?”孤竹行雲道:“不知,然最好之事,不過是隨遇而安。”

孤竹行雲告辭後,一直往東而去,到了貴州境內。這日,她到了一湖邊,正在觀賞美景,忽然聽見了打鬥聲,孤竹行雲循聲望去,隻見是一群人圍觀兩人打鬥,似乎在比武。孤竹行雲走了過去,以觀熱鬧。

隻見其中二人正在持劍比試,看來是同門之人。再看其劍法,劍招套路詭奇。孤竹行雲道:“不知道是何方門派,使得這等好劍法。”其中一似乎是掌門之人說道:“我天穹派的劍法獨步天下,怎能使得這般粗糙啊!”

孤竹行雲一愣,心像自己觀這劍法,已經是十分了得,這掌門人居然說那兩人使的劍法粗糙,這劍法若是使好了,當時怎樣的情景?但聽一人道:“師兄,他們不過初學。”其後又有另外兩人開始比試劍法。

孤竹行雲見此,不由得想起當年在連雲幫時比劍的情景,眼前的這些人似乎就是連雲幫之人,這般想著,那些人的麵容突然模糊起來,變成了連雲幫之人的樣子,孤竹行雲大喜,正要說話,忽然眼前一閃,這些人哪裏是連雲幫之人啊!

莫名愁緒湧上孤竹行雲的心間,她不忍再看這個情景。轉身而去。卻聽得其中一人說道:“今日比劍,大家興豪,然我看劍法還需不斷習練,他日我們再來此比劍。”孤竹行雲再轉身,湖邊再無一人。

三月之後,七星嶺蒼竹宮裏。那師冬兒正在蒼竹宮裏閱書,忽然得到下人來報,說蒼竹宮惹上大事情了。師冬兒大吃一驚,急問怎麼回事。那人答道:“有錦衣衛前來,卻被那單鐵索橋所阻攔,錦衣衛十分惱怒。此時正在蒼竹宮之外。”

原來那鄧忠之等人奉命前來七星嶺,意在將皇帝的聖旨傳達,這一路上顛簸勞累不說,還四處打聽才知道蒼竹宮的所在,來到蒼竹宮腳下時,且見一單鐵索橋橫立,惱怒之情可想而知。後來在蒼竹宮的帶領之下,來到了蒼竹宮的門外。

師冬兒聽此,立刻出宮門迎接,鄧忠之道:“皇帝聖旨。”蒼竹宮之人皆躬身迎接。鄧忠之道:‘聖旨曰:蒼竹宮平定西川真金教之亂,立下了大功,朕禦賜牌匾。’”師冬兒等人謝過並領旨。

之後見兩錦衣衛之人將一個牌匾端來,是一個長九尺,寬兩尺的牌匾,其上寫著四個剛勁鋒銳的字,是為“瀟湘名門”,這可是蒼竹宮從未獲得的殊榮。鄧忠之道:“此乃皇上親手所寫,可是珍貴至極了。”師冬兒喜極而道:“蒼竹宮掌門人再次謝過皇上。”

鄧忠之小聲道:“爾等謝皇上那是應該的,然而你們還要多謝陸炳大人,若非陸炳大人向皇上陳述其詳,皇上哪裏會曉得此事,哪裏會曉得你蒼竹宮立下了大功。”師冬兒道:“那陸炳大人進來可好?”鄧忠之道:“陸大人身體安康,隻不過平時生活單調,他說了,他日不定那時會來這裏。”

師冬兒道:“那是最好不過了。”鄧忠之哈哈一笑,道:“陸大人這是在跟你們開玩笑,陸大人交代我一件事情,讓我務必轉達給你們蒼竹宮知道。”師冬兒道:“請講。”鄧忠之道:“陸大人聽聞蒼竹宮之人輕功了得,此間的竹器也是獨絕,此事皇上也知道了,特要蒼竹宮每年進攻相應竹器。”

師冬兒失笑道:“那竹器不過是蒼竹宮之人習武之後的玩樂,不想這多年來,蒼竹宮的一些門人越來越精於此道,反而造出了一些竹器來,竹器越來越多,門人就幹脆便拿去集市買賣,曆代門人都有如此,久而久之也想不到這江湖之上,蒼竹宮竹器的名聲還比我們的武功名頭還響亮。皇宮裏什麼珠寶沒有,不知道皇上怎麼喜歡這些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