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何時,都始終壓著青少年,並永遠不能翻越的三座大山是什麼?
一萬個人有一萬個回答,對於即將畢業的陳來,是——
學業、夢想、友情。
關於學業,陳從不曾踏足過“好學生”的領域,他生來便對功課有一種生理上的抗拒。對於任何課都是三分鍾熱度,開始好好聽,三分鍾後就開始在課本上畫人。他唯一能堅持不開差的課便是語文,但即使是語文,他也隻是能寫一手好作文,寫一手好詩詞賞析而已,文學常識和古詩詞背誦一個都記不住——而且總是被扣卷麵分。
關於夢想,陳已經被現實擊垮。他幼時也有過五彩繽紛的夢想,他很認真的堅持下來了,並且表現出了一定的賦。但隨著他的年齡增長,認知的不斷擴大,他越來越發覺自己的夢想隻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夢,發覺自己不過是千萬追夢者中的普通一員,發覺這個世界遠比中的修羅煉獄還要殘酷……於是他放棄了夢想,選擇不再有夢。
至於友情……因為很久以前的一件事,陳選擇了不再擁有友情,決定孤獨一生。即使在那之後他再次收獲了寶貴的友情,但……他終究無法為那件事釋懷,無法接受當時那個懦弱的自己,他居然眼睜睜的看著最好的朋友……
學業、夢想、友情……全部坍塌!
“嗬……”
少年抬起頭,凝視窗外的夜空,稀稀落落的星辰,在少年眼中,它們就像粒粒破損的鑽石,寶貴,但又淒慘。
正如他那些已經破碎的信念。
少年此時正坐在一張書桌前,這裏是他的臥室,房門緊鎖著。今晚上他會一直鎖著它,直到第二淩晨,直到他準備前去考場。
沒錯,直到明早上。明,他就要去參加考試,不是普通的日常考試,而是——高考!
高考!明,陳就要前去考場,與考題浴血奮戰,在這之後,他就要徹底與自己的高中時代告別了。
也與自己的青春告別,對陳來,若是考不上大學,即使自己在法定年齡上還算一個年輕人,他的青春也等於畫上了休止符。
沒有考上大學,也就意味著他的學生生涯的終結,為了不給父母繼續增加負擔,陳必須踏入社會闖蕩,而現實社會是一個大染缸,任何一個進入社會的人,都不能再算是少年,而是,大人。
想到自己即將成為大人,陳就感到膽寒,對他這種整日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追番看的廢宅來,進入社會與世界末日沒什麼區別。
但即使麵對“世界末日”,陳依然表現得十分冷靜。
與大多數人想象的“考前一夜”不同,陳的書桌上並沒有堆起成山的資料和習題,也沒有準備數量達到致死量的咖啡。有些淩亂的書桌上一如既往地排放著各種和漫畫,而在台燈下麵,放著一本攤開的線裝本。
在陳抬頭凝視夜空之前,他似乎翻看過這線裝本,從翻開的頁麵上可以看出,這不是筆記本或複習資料之類的本子。
作為一名高考應考生,他沒有在高考的前一夜選擇拚命複習,也沒有早點睡覺調整狀態,反而在翻閱和考試無關的本子!這當然不是在顯示他對高考有多自信,而是……他已經麻木了……已經對高考不抱有任何期待了。
已經不對未來抱有任何期望,任何幻想了,就任命運擺布,隨波逐流吧。陳是這樣想的,他已經頹廢到這種地步了。
他將目光轉移到放在台燈左側的筆婁裏,裏麵插著一把美工刀。
“如果不是無法棄父母於不顧放,我估計也會和那些人一樣自我了結吧?”陳自嘲的想。
是啊,當一個人沒有了追求,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還不如幹脆死掉也好少排放些二氧化碳。但陳不能死,他是獨生子,死了,就沒人照顧爸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