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拍賣會上撿漏(2 / 2)

最後一件。

就很出名了。

是著名的和田玉,而且,還是和田玉籽料雕件。

何為籽料,就是玉石在河床當中衝刷之後,就剩下最為核心完美的一部分,帶那麼一點點皮色,如鵝卵石一般的和田玉。

這一件,應該並不是古玩。

但即便是現代的和田籽料,價格也一樣是居高不下。

特別是這種雕工精美,而且,還帶有一點點紅褐色的皮子的這種,價值更是不菲。

對於和田籽料來,一點點皮色,就是和田籽料的身份證。

而有了這個身份證,就能證明,這塊兒玉絕對是和田玉之中的上品。

而這塊兒和田籽料玉雕。

雕的是馬上封侯的寓意,一匹馬,背上一隻猴子。而且,那隻猴子的後背上,將皮色全都留了下來,設計可謂是非常巧妙的。

不過,這一塊玉雕,也是有問題的。

問題就出在,這塊兒玉雕肯定也是被摔過的,因為,猴子的腦袋部位,有明顯的開裂現象。

馬上封侯,結果猴子的腦袋摔破了,這對於喜歡這種寓意的藏友來,幾乎可以是毀滅性的。

因此,這部分的裂紋,也會更嚴重影響它的價值。

玉碎之後,是很不值錢的。

這塊兒雖是籽料,但起拍價也非常低,隻有9000塊。

當然,對於別人來,這些東西不值錢。

起拍價,其實已經算是挺高的價格。

但是,對於張易來,那就不一樣了。他在參觀這些古玩的時候,這三件,都拿起來,用右手做過鑒定。

都是真品,沒有問題。

當然,鑒定的時候,最後那個修複的步驟,張易自然是要省下來的。這要等他回去之後,再來一個一個的修複!

現在的問題,就是想辦法把這些東西,一一拿下。

而這種心思,絕對是不能讓拍賣行知道的。

越是這種的拍賣場,套路和黑幕就越多。

所以,在觀察這些物件的時候,張易是留了心眼的。除了剛才那三件古玩之外,其他幾件他也拿起來看看,而且,看的時間挺長的,然後再放下。

其實。

與此同時。

在張易不太注意的角落裏。

有人將張易拿起來觀察古玩的情況,給記錄了下來。

當然,那人隻能通過,張易的表情和觀察那件古玩的時間長短,來進行記錄。

之後。

大約過了一個多時。

這個型的拍賣會,就要開始了。

展廳裏,來來去去,張易剛才差不多也看了一下,總共不超過三十個人。不過,等拍賣會正式開始的時候,大概有五六十個座位,竟然幾乎全都坐滿了。

這裏邊,肯定是有道道的。

不過,張易剛才參觀那些古玩的時候,他也是有布局的。

第一輪。

張易並沒有舉牌。

因為,那是一件清末某個探花的書法對聯,張易對這個,完全沒有興趣。

沒有人出價,這件東西,直接流拍了。

到第二輪,出現的藏品,雖然並非那三件東西之中的其一,但是,這件東西卻是在張易布局計劃之內的一件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