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 茫然的嫌疑人(1 / 2)

第二早上8點多鍾,警察局會議室內圓桌旁圍著十來個人,局長王向東坐在首席位置上,副局長楊學科,重案組長許浩,警員張勇,刑偵組長趙開鎖,物證科長張敏,王錚,法醫唐婉以及借來的技術人員蕭山都圍攏在他旁邊。

王向東:先簡單案情吧。

許浩:昨晚上9點多鍾在河岸大道上發生了一起凶殺案,我們接到報案是1點多鍾,趕到現場發現一輛灰色兩廂高爾夫轎車停在路邊,沒有熄火,剛過大鐵橋出口向南五十米。車門都關著,車保險杠下麵躺著死者,脖子上有刀傷,身上沒有任何證件,也沒有手機,車內更是一無所有。車前方四米遠處有道劃痕,可能是自行車電動車倒地擦出來的,車後麵十幾米處有刹車痕跡,雖然被雨水衝刷可還能清晰可見。岸邊人行道上有自行車或電動車行駛過的輪胎印,輪胎印是拐向轎車這邊的,很有可能是騎車的人故意拐過來逼停了轎車。當時風雨都很大,沒有勘察到腳印之類的物證,死者身上也沒留下一枚指紋,車內也沒有,死者是檢察官高陽。

唐婉:回來後對屍體進行了檢驗,死者左胸處有一個焦點,是電擊棍之類留下的灼傷印,脖子上有一道刀傷,刀口深且整齊,是一種非常鋒利的刀橫抹造成的,不同於一般水果刀或者黑市上買的刀具,很像是軍隊偵察兵用的刀。初步推斷凶手先用電擊棍擊暈了受害者,隨後才抹了他的脖子。從受害者瞪著的眼睛看,擊暈他和殺死他在時間上有一定間距,脖子上的致命一刀是在受害者醒著狀態下實施的,否側受害者不會瞪著眼睛而且表情驚恐,受害者很有可能認識凶手,現在隻有這些。

楊學科問:是熟人作案?

許浩:完全有可能,我認為這絕不是圖財害命,是有預謀的殺人,我初步推斷,凶手騎單車從人行道上衝下來正好被轎車撞上,這點可能是設計好的,現在正等交警局對轎車檢驗的證據。凶手被撞到逼停了轎車,然後假裝受傷躺在車前,待高陽下車靠近他時用電擊棍擊昏了他,但是他並沒有殺死高陽,因為殺死高陽的另有其人,這個人就是從後麵趕來一輛車下來的,這輛車的突然停下嚇跑了擊昏高陽的人,他跑了,從車上下來的人才是殺死高陽的真正凶手。

趙開鎖:逼停高陽擊昏他動機是什麼?

許浩:還沒有找到。

趙開鎖又:後麵趕來的車是尾隨而來的嗎?

許浩:蕭山調取了這段路北頭三個路口的監控錄像,有兩路口監控錄像證實高陽的高爾夫轎車後麵跟著一輛黑色本田。

趙開鎖:那麼逼停高陽車的人跟後麵趕來的人會不會是一夥的呢?

許浩回答:沒可能,不用那麼費勁,殺死高陽一個人足夠了。

王向東打斷了他倆的話,:你是從後麵趕來轎車上下來的人很有可能是向局?是他殺死了高陽?

許浩:對,尾隨高陽的黑色本田就是向國明的車,蕭山已經查清了車牌號,唐婉在高陽的指縫裏提取了很少的皮膚組織,經過DEN鑒定是向國明的,向國明臉上也有一道傷痕

等等,這件事不能過早地下結論。楊學科馬上製止了許浩的話。

王向東:高陽是檢察官,被殺已經震動了高層,又加上與向副局有關,這就更加嚴重了,高層很多人都知道了這個事情,按夜裏發生的事不可能傳的這麼快,可偏偏就都知道了,可見這個案子的關注點太大了,查明案情迫在眉睫,但一定要謹慎再謹慎,要做到證物確鑿,鐵證,來不得半點差錯,本來總局想插手這個案子,成立專案組,又一想這樣一來就向社會表明是大案要案了,我本人琢磨先不要總局插手,咱們自己成立專案組偵破此案,也明咱們不是白薯。所以必須要快,既然嫌疑人已經確認,這就明案子很快就能偵破,就按著這條線查下去。

完王向東點燃一支煙搖搖頭自語道:沒想到他會這麼幹,早點控製住他就好了。

許浩:誰能想到警察局副局長會去殺人啊,隻是動機是什麼還不清楚,我們一定要盡快弄清楚。

王向東深吸一口煙後:許浩,現在就成立專案組,有你任組長,高陽被殺案你全權負責,從現在起別的事你都不要管了,安心把這個案子給我破了。

許浩臉上露出更加嚴肅的表情,回答:放心吧王局,我會全力以赴。

大家又分析了半晌也沒出個所以然來,主要是向國明副局長牽扯在裏麵,什麼話都不好,王向東考慮到大家忙活半宿就草草散了會。

散會後王向東把徐浩留下跟他:我會向上麵推薦你晉升副局長,你不能給我丟臉,不管咋也要把這起案子破了。

許浩一聽高興的不得了,滿口答應。這麼多年來王向東對他真是不錯,啥事都偏向他,他哪裏還有理由不破這個案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