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春的到來,減輕了陳昱極大的壓力,起碼橡膠廠這邊,就不需要他投入太多的經曆,隻是有些黎春等人無法解決的問題,才會找到陳昱。
橡膠廠的日常管理,黎春完全能夠應付過來。
水電站、銅礦、橡膠廠陸續步入正軌,而接下來的電線廠建設,以及整體電力輸送布局、電力應用,則是擺在陳昱麵前的重中之重。
由於有了橡膠廠的前車之鑒,陳昱覺得,電線廠雖然尚未開始建設,廠長的人選已經提上了日程。
由於陳虎剛剛到任,對於諒山府的情況,還不十分了解,正處於熟悉階段。
負責軍隊的劉八斤,雖然來的時間比陳虎長一些,可是他一直在軍隊當中,對於地方上的事務,並不了解。
而黎玉呂已經為陳昱提供了黎春這個人才了。再讓她幫忙找,有些不像話了。而且黎玉呂也不可能再推薦人選了。因為很容易讓人家誤會,誤以為黎玉呂開始插手政事了。這在官場上可是大忌呀。雖然女饒枕頭風自古就存在,但是赤裸裸走到前台的,沒有幾個,可以是鳳毛麟角。
就在陳昱苦苦找尋電線廠廠長人選之際,白殿斌送來了一封信。
信是黃福寫的。
黃福首先對陳昱榮升諒國公表達了自己的祝賀。然後就是感謝陳昱將自己的兒子黃立調到了諒江府,陪在自己的身邊。緊接著就把黃立在諒江府的表現,向陳昱做了彙報。
看到這裏,陳昱不由地一笑,這位老同誌拐彎抹角了這麼一大頓,重點定然是放在了後頭,而且與他的兒子黃立有關。
果然如陳昱所料,接下來的一頁,也就是最後一頁,黃福才把自己的真實想法了出來。他聽陳昱在諒山府這邊建礦、建廠、建電站,動靜弄得這麼大。定然是需要一些人才的。他就想讓他的兒子黃立到諒山府這邊鍛煉鍛煉。希望陳昱能夠成全。
原來是為了這個呀。
陳昱自然明白黃福深層次的意思,絕不是讓黃立到諒山府這邊鍛煉那麼簡單。
如果鍛煉的話,諒江府相對來更好,這裏有陸那縣的交易場所,距離新安府和建昌府也都相對於諒江府而言,很近。來往的商隊、馬隊,未來的發展趨勢,諒江府絕對是大有可為的。
黃福年事已高,幹不了多久了。而他的兒子黃立自打調到諒江府,就如黃福所述,幹的那些工作可圈可點,的確是一個人才。這一點陳昱是承認的。
而黃福想把黃立調到諒山府,調到陳昱身邊,無非是想讓黃立在陳昱身邊,可是大顯身手,獲得陳昱的信任、陳昱的重用。這是諒江府無法提供的。
嚴格地,黃福屬於降將。這位老將原來可是思明府黃家土司手下的“四大名將”之一。
這四個缺中,隻有黃福投靠了自己。而且老人家自始至終對自己都是無比忠誠的。絲毫沒有異心。
想到這裏,陳昱不由地想起了張義。這位前衛隊隊長。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最後竟然背叛自己,選擇跟隨黎宜民。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