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這是每一個母親的真實想法吧。
黎宜民除了看望自己的母親楊氏賁,向其告別之外,他還與父皇黎元龍,皇太子黎邦基,以及宮內的各位妃嬪等一一告別。
這個程序走完之後,黎宜民就真的要離開清化,前往諒山城了。
陳昱自打接了皇帝的聖旨之後,就開始安排遷往思明城了。
那邊已經有了現成的侯府,隻需要將諒山城的侯府東西運過去,將府上的仆人都安全送到思明城即可。
陳昱將此事全權安排給了侯府的管家,黎春。同時命班泰、詹寧等人配合黎春。
陳昱原打算第一批人走了之後,讓黎玉呂母女倆第二批走。自己與黎宜民進行最後的交接之後,帶著剩餘的融三批走。
可是黎玉呂卻認為,自己畢竟是黎宜民的姑姑。侄兒遠道而來,自己最起碼得見了麵再走吧。
陳昱一想,也是這個理兒。就同意了黎玉呂的想法。
由於有黎春全權張羅搬家一事,陳昱也就沒有插手。
倒是有張義前來請示的一件事情,令陳昱全身心投入了進去。
原來,諒山軍事學院招收的第一批五百名學員已經學習兩年了。按照當初製定的計劃。這些融三年要到各個衛所進行實地實習,以便於他們能夠在畢業後很好地融入到軍隊當鄭
陳昱聽了張義的請示,笑著道:“這是一件大事呀。咱們一定要把這些學員用到刀刃上。張義。諒山軍事學院一直是你在管理。我這個院長就是掛個名而已。你的想法吧。”
張義聽了,十分卻謙虛地道:“侯爺。我就是按您的意思,為您跑跑腿而已。這些學生科都是您的門生呀。侯爺您怎麼吩咐,我就怎麼安排就是了。”
張義沒有順著陳昱的話,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出來,而是堅持要讓陳昱來分配。
陳昱自然是高心。誰不喜歡這樣的手下呀。
他道:“當初咱們設了幾個專業。後期又增加了水師和船廠這兩塊。我的意思是還是按照他們的專業進行分配。至於分配的數量,我覺得你先與劉大龍、詹寧、黃福等人先溝通一下,了解一下各地衛所的情況。我的想法是側重於戰鬥力低的衛所。人員盡量向這樣的衛所傾斜。你先擬個初步方案,然後咱們再最後研究決定。”
張義聽了,有些擔憂道:“侯爺。您可能不知道。咱們舉辦的幾期培訓班,將一些百戶、千戶進行了為期兩到三個月不等的培訓。他們回去之後,能力都有顯著提升。下邊的那些衛所的指揮使知道了咱們諒山軍事學院的厲害,紛紛打起了這些學員的主意。我擔心他們搶著要,再起衝突。實不相瞞,已經有好幾個衛所的指揮使都提前找我,希望我多給他們分幾個學員。”
陳昱聽了,笑著道:“這是好事。你先按我的意思辦。最後我來決定。他們想多要,咱們就多給呀。那對咱們整體的戰鬥力十分不利。像這個陸那衛和諒山衛,戰鬥力都那麼強了,咱們就少分些人。像後成立的玄武衛、麒麟衛,咱們就要多分一些人。這個你就不用為難了。我最後和他們談。”
有了陳昱這句話,張義就好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