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諒山城貧民區(2 / 2)

私塾並不大,獨門獨院。院子裏還有秋千。

陳昱等人來到了私塾外。透過打開的窗戶,陳昱看到了孩子們在讀《三字經》,而前麵的那位先生,卻是熟人。

他就是陳昱在諒山城內遇到的賣身葬母的尚皋。

尚皋也看到了陳昱。他讓孩子們繼續讀書,自己則走了出來。

他向陳昱行禮。陳昱道:“尚皋,真沒想到你會到這裏教孩子們讀書,這不耽誤你的學習吧。”

尚皋回道:“侯爺。我們府學每個人都得來教課。排了一個順序,今正好輪到我。其實這也是對我們的一個鍛煉。雖然這些課程都是最基礎的啟蒙教育,但是對於我們研究儒學還是很有幫助的。大家也都喜歡來給孩子們講課。”

陳昱聽了,笑著道:“修身齊家治國平下。別看你們隻是教授這些孩童最基礎的知識。將這些孩童引上道,他們這些人參加科舉,有些人就會拔得頭籌,金榜題名,將來將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所以你們現在做的,也是一種變相的治國平下呀。”

尚皋第一次聽到陳昱的這個理論。但是細細一想,還真有那麼幾分道理。他道:“侯爺的是。我回去也會將侯爺的這番話告訴大家。也讓大家知道,現在做的這件事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陳昱對此是樂見其成的。他問道:“你們現在授課,可有什麼困難嗎?”

旁邊的班泰也道:“有什麼困難盡管提,難得侯爺在此。不提白不提。”

尚皋道:“侯爺。現在這裏無論是學堂、桌椅、教材,一應俱全。老師教的認真,學生學得認真。但是我還有一絲憂慮。那就是雖然侯爺為大越北部爭取了一些名額。通過南北榜,解決了咱們大越北部競爭不過南部的矛盾。但是,侯爺。科舉之路畢竟是一條路,能夠走到最後的,畢竟是少數。那其他那些人怎麼辦。難道要一直這麼考下去,直到老去嗎?所以我覺得應該給這幫孩子再找一些出路。讓他們可以幹一些其他的工作,最起碼能夠憑自身的能力,養家糊口。”

尚皋的這番話,令陳昱感到十分震撼。一個不到二十歲的人,竟然能有如此見地,這是陳昱所沒有想到的。

尚皋得在理。科舉的確是少數人能夠成功的。是寒門改變自己命閱一個渠道。但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最後成功的隻是那些出類拔萃的,勤奮刻苦的。剩下的那些隻能是歸於平凡。

陳昱道:“你得很有道理。其實現在就有很多出路。加入衛所,到衙門擔任吏役,到飯店當店二,到店鋪當夥計,出路有很多,就看你想幹什麼了。”

班泰也道:“是呀。就拿這次改造貧民區吧。這裏的一些偷雞摸狗的慣犯,都讓我按照侯爺的意思,基本全都改了校極少數的屢教不改分子,也被我關到了牢裏。官府會給每個人機會的,但是你自己不努力,那就沒招了。”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給你機會,你不珍惜,那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