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沒有辦法,他安排自己的徒弟權明負責進行交接,自己隻能乖乖回去睡覺,誠陽子就跟在他的後麵,負責監督,防止黃石不睡覺。
陳昱讓淩雲與權明做了交接。臨走的時候,陳昱對權明道:“你師父平時太累了。這也怪我。整個三府一縣就沒消停過。你作為他的土地,平時要多關心他的身體。可千萬別讓他這麼熬了。你要多為他分擔一些。”
權明見到陳昱有些拘謹,唯唯諾諾地道:“是的,侯爺。我記下了。”
陳昱對於權明有些無奈。他隻好帶著淩雲等人,帶著武器裝備離開了。
第二日,陳昱就率領五個衛所前往北江府、上洪州一線。
此時,井易輝已經率領部隊進入了北江府,正在趕往陸那縣縣城方向,估計他們會從諒江府的古勇縣攻入陸那縣。
而關阿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交州府。陳昱根據文仲操部的行軍路線,認為大越的先頭部隊極有可能從上洪州的多錦縣進入陸那縣。
那麼己方完全可以在新安府的青林縣進行攔截。如果越過青林縣,在青林縣與多錦縣之間的河岸進行阻擊,雖然也十分可行,但是陳昱擔心文仲操會調轉方向,從其他方向攻入陸那縣。
陳昱目前能做的就是以逸待勞,依托城池殺尚饒有生力量,並且拖延時間,等待張義部的增援。
因此,青林縣是最佳阻擊地點。
文仲操如果要繞道走的話,隻能從青林縣西部,經古勇縣攻入陸那縣。這條路是井易輝部襲擊陸那縣城的路線,文仲操是不會走這條路的。
而另一條則是經東部的南策州一路向北,到達東潮縣,然後向西進入陸那縣。這條路東潮縣是必經之路,東潮左衛增援陸那縣,在東潮縣還有一個衛所,就是東潮右衛。如果文仲操走這條路線的話,陳昱派兵增援東潮縣即可。
所以陳昱最後就將五個衛所安置在了青林縣。
陳昱在安排部隊抓緊訓練,安排青林縣做好迎敵準備的同時,還派人密切關注文仲操部的行軍路線。
文仲操部的行軍路線果然如陳昱所預料的那樣,一路北上,進入上洪州的唐安縣,在往北走,就是多錦縣了。
由於即將與文仲操部作戰。陳昱在戰前組織大家做最後的軍事部署。
參加的人員除了陳昱身邊的淩雲、誠陽子之外,就是參加此次戰鬥的五個衛所的指揮使。
陳昱首先讓淩雲介紹了一下文仲操部的行軍路線,以及預計到達青林縣的時間。然後就讓大家暢所欲言,出謀劃策。
陳昱不是那種喜歡搞“一言堂”的人。他喜歡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正所謂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經過大家提出的不同意見,綜合分析,就能選出最佳的作戰方案。
客觀地,這個做法非常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