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派出吏到各村進行收糧。而向交易場所販賣的存糧又數量有限,與先前紅紅火火的糧食交易根本沒法比。
大家本就對陸那縣衙門的告示心存不滿。隨著官府的收糧,以及交易場所交易量的銳減,大家的火氣終於爆發了。
當地的商家、來自大越和大明的商人、周圍村子裏的地主、以及他們的手下,竟然來到了陸那縣縣衙,要求撤銷這個不合理的告示,並且他們還找人寫了萬言書。
陳昱正在衙門裏和霍仁剛、劉八斤研究屯糧之事。除了官府,軍方也得儲備一些糧食。
當吏慌裏慌張地前來報告的時候,霍仁剛道:“侯爺。還是讓我出去安撫大家一番吧。如果鬧大了,影響到交易場所的生意,那就不好了。”
陳昱一反常態,沒有以前的耐心,他冷笑道:“安撫?這幫人來鬧,就是要讓咱們低頭的。這幫奸商,眼睛裏隻有錢,根本就沒有考慮大家的生存危機。咱們一起出去。我到要看看他們能鬧到什麼程度。八斤。你從後衙出去調兵,另外讓詹寧也率軍過來。”
劉八斤領命而去。
霍仁剛擔憂道:“侯爺。這麼硬碰硬是不是有些不妥呀。如果發生衝突,老百姓就會認為咱們欺壓百姓,輿論一邊倒,咱們可就吃不消了。”
陳昱不以為意,道:“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是有些時候群眾的眼睛也不是雪亮的。咱們既然決定這麼幹了,並且也知道此事是對的。那我們就得堅定不移地幹下去。真到出現危機的那個時候,百姓就會感謝我們的。我們問心無愧。走吧。出去會會他們吧。”
陳昱帶著霍仁剛和淩雲就出去了。
外邊此時已經是人山人海。除了這幫前來反應訴求的人群,還有很多看熱鬧的人。
中國人從古自今,都有看熱鬧的習慣。猶如看戲、看電影一般。
陳昱出來後,道:“諸位。你們的想法本侯已經知曉。找幾個主事的,出來。我有些話要問一問。”
這幫人很配合,最後推選出了三個人。這三個人分別是,當地最大的糧食經銷商易德輪,大越商人阮士,大明商人滿貴。
三人見到陳昱還算客氣,行了禮後,分別報了名號。陳昱一一記下。
陳昱問道:“我知道,官府的這個告示,影響了你們的生意。可是你們知道不知道,如果任由糧食這麼販賣的話,遇到災人禍,老百姓吃不上糧食,那得餓死多少人呀?”
麵對陳昱的質問,阮士回道:“侯爺。現在各地都在種植雜交水稻,產量一年比一年高,怎麼可能出現災荒呢?而且官府和百姓家裏都有餘糧。就是我們這些商饒庫房裏也存有餘糧。侯爺。真要是有了災荒,我們定當配合官府,做好賑災。”
身後的眾人自然是紛紛附和。一個個紛紛表態,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的。
看似非常積極的表態,在陳昱看來就是耍耍嘴皮子的奸商而已。真要是出了災荒,他們絕對會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不把百姓的最後一點銀子榨幹了,是絕不會罷休的。
陳昱沒有慣著他們,冷喝道:“配合官府賑災。恐怕到時候就是哄抬物價,趁機大發災難財吧。你們這幫人,就是一**商而已。有誰能一,官府這麼做,有什麼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