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孫善厚聆聽陳昱的話十分認真,實則就是走個過場,根本就沒有把陳昱的話放在心上。簡直就是對牛彈琴。
陳昱等人剛一離開欽州,孫善厚和韓彪就聯名上書,彈劾思明侯陳昱。他與賊寇勾結,襲擊軍營,給欽州衛照成了巨大的損失。為了讓朝廷相信,竟然讓耿摯蒼等人寫了供詞,一並送了上去。
大明朝廷中的言官、以及一些好事者都紛紛上書,彈劾陳昱。一時之間,雪花一般的彈劾折子就到了皇帝那裏。
宣德皇帝自然知道這位年紀輕輕的思明侯,當時對於他的招安,也是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
這完全符合宣德皇帝的想法。否則,當年的交趾也不會斷然退兵,主動撤離。
沒想到這個家夥竟然在廉州府整出這麼大的事情。此事的解決,要把握一定的火候。將陳昱逼急了,容易使其背叛大明,投入大越的懷抱。如果不處理,大明的臉麵、尊嚴何在?
於是,宣德皇帝召集楊士奇、楊榮、楊溥、蹇義、張本等人商議此事。
其實,朝廷諸位大臣實現也都知道了此事,心裏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們見宣德皇帝將大家叫來就是為了此事。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兵部尚書張本首先道:“皇上。諸位大人。這個陳昱有些太張狂了。前期咱們廣西方麵派兵阻止他攻打思明城,可是這廝竟然敢攻打朝廷的軍隊,可見其根本沒有把咱們大明朝廷放在眼裏。咱們選擇息事寧人,放了他一馬。他定然是覺得咱們不能把他怎麼樣。現在竟然跑到廉州府撒野。還將欽州衛打成那樣。我覺得必須嚴懲。”
吏部尚書蹇義自打陳昱進入他的視線後,就安排人進行了一番考察,對於陳昱的所作所為,他還是非常欣賞的。他覺得這個年輕人不是那種紈絝子弟。善於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無論是大越陸那縣的交易場所,還是推行雜交水稻,都是值得推崇的事情。
因此,蹇義道:“此事我覺得咱們還得進行進一步的調查。不能僅聽孫善厚等饒一麵之詞。最起碼,思明侯陳昱為什麼會出現在廉州府,我們並不知道原因。另外,雙方既然發生了嚴重的衝突,那麼衝突的原因究竟是不是孫善厚等人所的那樣。”
楊溥也同意蹇義的觀點,附和道:“是呀。此事我同意蹇大饒看法,先調查清楚,再做打算也不遲。”
張本對二人和自己唱反調,頗有些不服,道:“孫善厚、韓彪都是咱們朝廷命官。他們為官這麼多年,官場的規矩非常清楚。相反,這個陳昱就有些太稚嫩了。完全不懂得王法嘛。出現這麼大的事情,竟然不向朝廷奏報。明顯是做賊心虛。我看,沒有必要進行調查。”
楊榮道:“從陳昱襲擊廣西衛所,這次又襲擊欽州衛。微臣認為這個陳昱的確有些太過了。我們借此事可以敲打一下他,免得他夜郎自大,今後再闖出更大的禍來。”
宣德皇帝始終沒有表態,他聽了楊榮的話後,看了看首輔楊士奇。
楊士奇心裏早有計較。他道:“啟稟皇上。剛才各位大人得都很有道理。微臣認為,調查此事是必須的。陳昱到廉州府究竟是去幹什麼。他為什麼要與賊寇勾結。與欽州衛之間又是因為什麼發生的衝突,這些都得調查清楚,我們才能下結論。另外,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作為朝廷冊封的思明府,陳昱應該主動上奏折,明此事,而不是無動於衷。借此事敲打一下他,也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