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鐵衣社魁首、四大領主、十二分舵舵主以及執掌刑法的堂主衛元勝齊聚一堂,研究對於寇準的處置問題。
陳昱環視了一周,有些十分熟悉,有些則僅僅見過一麵。所幸鐵衣社的檔案中,對於每名分舵的舵主都有詳細的資料,其中就有其體貌特征。陳昱通過資料的描述,結合現場,基本上就能認出大家。
大領主歐陽遠道:“今日咱們這個會,主要是議一下叛徒寇準的處置問題。前期我按照魁首的意思,也與各位私下裏進行了溝通,將目前的情況向大家做了闡述。所以今的主要內容就是,最終決定如何處置寇準。現在看來,無非是兩種觀點,一種是留下活口。讓寇準戴罪立功,將功贖罪。還有一種則是處死寇準。在場的人按職位高低依次都發表一下意見。讚同哪種觀點的多,就按哪種觀點來。大家有沒有異議。”
歐陽遠完,大家都沒有什麼。他剛要宣布開始的時候,衛元勝道:“魁首。大領主。按照咱們鐵衣社的社規,寇準是必死無疑。魁首的意思是眼下正是用人之際,南方的大越已經攻占思明州,並且正在向咱們思明城進軍。二北方的大明也是虎視眈眈,在思明府周圍調兵遣將。因此想要讓寇準戴罪立功。特殊時期特殊處理,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魁首第一個發言,勢必會影響後麵各位的想法,所以我認為,魁首作為提出此觀點的當事人,不應參與此事。”
衛元勝這番話猶如炸雷一般,令大家驚詫不已。大家都麵麵相覷,場麵一度十分尷尬。
歐陽遠對衛元勝的這番話十分不滿。這是典型的與魁首唱反調呀。於是歐陽遠就想訓斥衛元勝幾句。
可是,陳昱卻向歐陽遠擺了擺手,製止了他。陳昱道:“衛堂主得對。那我就做個旁聽者,不發表意見。從大領主開始,衛堂主結束。按照順序大家表態吧。”
既然魁首都這麼了,那就按這個思路來吧。
歐陽遠第一個表態,自然是支持第一種觀點,讓寇準戴罪立功。二領主查雄則認為社規必須嚴格執行,即使是特殊時期,也不能改變。他讚同第二種觀點,處死寇準。三領主鬱德勝讚同第一種觀點,而四領主連宏觀點不變,依舊是讚同處死寇準。
四大領主表完態,形成了二比二的局麵。
接下來,各位舵主一一表態,思明府分舵舵主譚鬆、諒江府分舵舵主樊亮、諒山府分舵舵主熊伯達等人表示支持讓寇準戴罪立功。而雲南府分舵舵主百新武、貴陽府分舵舵主米承樂等人則支持處死寇準。
兩種觀點的支持率一直處於膠著狀態。此起彼伏。一會兒讚同讓寇準戴罪立功的人占優,一會兒讚同處死寇準的後來居上。
等到第十二個分舵舵主表態完畢後,竟然是八比澳結果。支持兩種觀點的人,各占一半。
由於陳昱不參與,隻剩下衛元勝尚未表態。換句話,衛元勝的表態至關重要。他選擇哪個觀點,最終就是哪個結果。
衛元勝成為全場的焦點。就連陳昱也是看向衛元勝,不知道衛元勝究竟持哪種觀點。
查雄、連宏等人則是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衛元勝人稱“衛閻王”,執法嚴格,剛直不阿。也正因這個原因,才被前任魁首任命為執掌刑法的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