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陳昱就率領著苗毅、張義等人帶領著工匠,從陸那縣縣城出發,一路向北,進行實地勘查。
陸那縣縣城往北,起初十分平坦,但是過了不久,地勢就開始陡峭起來,路況就開始變得非常不好。
路上,還遇到了商隊的馬車陷入淤泥裏。
陳昱命張義等人,前往幫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馬車從淤泥裏拉了出來。
商隊的領頭的,名叫張敬中,四十多歲,身體很胖,他對陳昱等人的幫助,表示感謝。
陳昱問道:“張大哥。你們這是從哪來呀。”
“我們是從廣西過來的。到陸那縣的交易場所。”
“這一路上,很不好走吧。”
“是呀。近日陰雨綿綿,道路非常泥濘,一不心,就會陷入進去。這還是好的呢。經過懸崖峭壁,很容易掉到下麵,萬劫不複呀。經過一處懸崖,我聽,前幾日有馬車掉到了懸崖下麵,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那如果把路修好,就是那種非常平坦的,用石頭鋪設的硬實路麵,你覺得怎麼樣?”
張敬中聽了,高興地道:“那樣就太好了。不僅往來的商隊會更加安全,而且還會提高我們的行進速度。你不知道,因為道路不好走,我們商隊每日的行程很短。這也導致我們隻能販賣那些不容易發黴、變壞的貨物,有些明知道賺錢,卻因路途過於遙遠,運輸時間過長而壞掉的貨物,不敢進行販運。”
陳昱道:“你可以和你身旁的商人這件事。我們陸那縣正在籌劃此事,目前隻能是修建陸那縣這一段。以後如果有機會,就會一直修到大明的廣西邊境。到那時,你們就會方便很多。”
張敬中感慨道:“聽著確實讓人非常向往,我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
陳昱堅定地道:“這條路會很快就能建成的。你就瞧好吧。”
聽了陳昱如此回答,張敬中就問起了陳昱的身份。
陳昱也沒有隱瞞,如實了出來。
張敬中趕忙行禮。一直以來,張敬中對陸那縣的縣令陳昱非常有好感。
他知道,陸那縣的交易場所就是陳昱一手創立起來的。這不僅加強了交趾與大明的貿易往來,也帶動了很大一批人富裕了起來。做生意的商人、運貨的馬隊、與這些生意有聯係的百姓、村民等,都從中受益。
張敬中恭敬地道:“大人。您建立這個交易場所,惠及了很多人。大家都從這個交易場所獲得了很大的財富。大家背地裏都稱呼您為“財神爺”呀。”
“財神爺?這有點誇張吧。交易場所的建立,我隻是提出了一個想法。關鍵還得是你們這幫商人的鼎力支持。如果你們不來交易場所進行交易的話,就沒有陸那縣交易場所的今。如果要感謝的話,也得是我代表陸那縣的百姓,感謝你們這些不辭辛苦,來我們這裏經商的商人們。”
陳昱與張敬中又談了一會兒,雙方就分別了。張敬中往陸那縣的交易場所趕路,而陳昱則率領著大家繼續進行修路的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