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寅時期,苗毅對一項工作提出異議,劉寅當場命人打了苗毅十個大板。苗毅整整躺了將近一個月。
陳昱接著道:“我聽馬家村的村長馬洪組織村民向外販賣木材。你可以與他聯係,進行交易。切忌,一定要壓低價格。”
苗毅聽了,回道:“大人放心。這個馬洪幹這個買賣也不是一兩了。我這就去找他,一定讓他給咱們最低價。這一點,我還是有把握的。”
陳昱點了點頭。苗毅就下去了。而範思明卻沒有走。
“思明。還有事呀?”
“大人。我初步測算了一下,咱們建造這個交易場所,銀兩方麵還是有些吃緊呀。眼下咱們必須想辦法籌集銀兩。如果銀兩接續不上,這個工程就危險了。”
資金鏈斷裂的風險,作為來自現代的陳昱,那是非常熟悉的。無論你是多大的企業,資金鏈一旦出現斷裂,後果不堪設想,倒閉是極有可能的。
陳昱道:“思明。你先安排好現有資金。我會想辦法籌集後續資金的。咱們的資金可以使用多久?”
範思明想了想,道:“苗司吏那邊開工後,咱們的資金可以使用不到二十日的時間。”
陳昱表態道:“你要密切關注撥付的銀兩。我會抓緊籌措銀兩的。”
範思明領命而去。
資金絕對是個大問題。可是陸那縣本身就是一個欠發達地區。縣城裏連個錢莊、典當行都沒有。利用他們進行融資是不可能的。
眼下隻能是通過陸那縣的地主豪紳進行融資了。
可是怎樣才能讓這幫地主豪紳同意出錢呢?畢竟拿別人兜裏的錢,把自己的思想裝到別人的腦袋裏,是世上最難的兩件事情。
陳昱知道,這件事不能操之過急。自己總不能逼迫這幫人掏錢吧。這樣做,和強盜有什麼區別。
自己現在是縣令,隻能盡量通過合法的手段辦事情。
接下來的幾日,交易場所的建造非常順利。各地的商人也都聽了陸那縣建造的這個交易場所。有些商隊陸陸續續前來陸那縣進行交易。
鐵衣社的馬隊也按照陳昱的命令,運送海邊的海鹽、雲貴地區的土特產等前來交易。
陳昱對於交易場所設定了兩件事,一個是租用房屋和倉庫,要按月向官府交付租金。另一件事就是日常的交易,官府要從一百兩的交易額中抽取三兩的商稅。
另外,陳昱還派遣貼身衛隊五十名成員以及部分捕快負責交易場所的日常治安。對於影響交易的各種行為、各色人等嚴厲打擊。
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交易場所已經初具規模了。每日官府都能收到商稅。這對財政十分緊張的陸那縣衙來,可以是及時雨。
陳昱利用自己腦海中的知識,結合陸那縣獨特的地理位置,想出了這麼一個發展經濟的好辦法。
就在陸那縣的交易場所走向正軌的時候,霍仁剛對河渠被毀一案,有了重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