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發展經濟的妙招(2 / 2)

張義忙問是什麼想法。

陳昱就將自己的想法了出來。就是想在陸那縣建一座大型的交易場所。雲貴地區的貨物,交趾本地的貨物,還有占城等周邊地區的貨物,都可以在這裏進行交易。

以鐵衣社為例,他們隻需將海鹽運到陸那縣就可以販賣了。想要購買雲貴地區的藥材、茶葉等物,直接在陸那縣的交易場所即可完成。這大大減少了運輸時間。節省了時間,就以為著可以多進行交易,多獲得利潤。

張義聽了,高興地道:“大人。如果這個想法實現的話,那可是多方受益呀。”

“那是自然。無論是雲貴地區、還是交趾及其周邊地區都能從中受益。另外,咱們陸那縣也是重大受益者。”

張義對陳昱可以是佩服地五體投地,他問道:“大人。那咱們什麼時候開始運作此事。”

“越快越好。隻是初期可能會困難一些。我們的想法固然很好,但是還得各方都認可才行。但是要讓大家都認可,尚需時日呀。”

張義建議道:“咱們鐵衣社的馬隊成立這麼多年,對雲貴地區和交趾這片的路線非常熟悉,與雲貴地區、交趾以及占城等地的人也都保持著良好的往來。可以發揮咱們鐵衣社的優勢,先為這個交易市場運送貨源,然後向各方進行宣傳,爭取早日建成。”

陳昱對張義的建議表示認可,他道:“你派人將咱們鐵衣社負責馬隊的人員召集過來。我這幾研究一下交易場所的選址,以及建造事宜。還得考慮一些配套設施。客棧、酒樓這些都得有呀。”

張義下去安排人通知鐵衣社馬隊首領去了。

陳昱則繼續構思交易場所的各項事宜。

陳昱經過反複斟酌,覺得就按照現代批發市場的樣子進行建造即可。

他命戶房司吏範清明將陸那縣城周圍的地圖拿來。

範清明將地圖在書桌上攤開之後,問道:“大人這是要做什麼呀?”

陳昱將自己的想法了出來。範清明對此也是初次聽,他問道:“大人的這件事情,我還是第一次聽。建造這個交易場所,花費定然不少,再加上配套的客棧、酒樓等,那更是需要大量的銀兩,這部分錢從哪裏出呀?”

範清明得這個問題,確實是眼下的一個難題。但是,陳昱卻不以為意,他道:“你得很有道理。錢的問題,我來想辦法。眼下還是先把交易場所的地址確定下來。清明。你覺得哪裏比較好?”

範清明看了看地圖,道:“我剛才聽大人的意思,要在縣城附近,這樣便於咱們管理。從縣城周邊的情況來看,我覺得城南這片地非常適合建造這個交易場所。那裏相對於其他三麵,地勢非常平坦。而且改造起來也很容易。”

陳昱聽了範清明的話,道:“對於陸那縣的情況,你比我熟悉多了。那我們現在就到縣城南麵去實地看看吧。”

完,就帶著範清明、張義等人前往陸那縣縣城南麵實地查看這塊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