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楊柳夭折,桃李盛開。
世人都說一入侯門深似海,那帝王之門,則應是這海流中更深的黑洞。在這洛陽城內的紫薇宮,除卻晨朝的喧嘩與熙
攘,絕大多數時刻,更像是一座幽深的洞穴,少數來往的宮門侍衛隊,以及隱匿於暗處不知名亦不知道來曆的守衛者,他
們都共同拱衛著這片森林裏最強大的猛獸,這座洞穴的主人,這個帝國的至尊-隋帝,楊廣。
楊廣長得劍眉星目,麵若璞玉,眼神中吐露出難以察覺的懶散,帝王家的尊貴氣襯著那張姣好的麵容,與身旁出身江
南水鄉的美豔侍婢相比,亦毫不遜色。修長的手指上三道劍痕,是幼時練劍被劍氣所傷,楊廣自幼文武雙全,頗具韜略,
兵法儒道墨陰陽縱橫,無一不精,武道亦是造詣不凡,未登大寶前,還是晉王的楊廣就曾率軍討滅陳國,殺後主陳叔寶。
武功師承國師楊素,一手三十六路燭龍劍法,九歲便能使得三分力,劍氣可逼一丈開外。自小便甚得文帝楊堅和皇後獨孤
氏的喜愛,寵幸之至更勝昔日太子楊勇。
此時的楊廣醉臥在隨身愛婢紫玉的膝上,隨身伺候左右的宮娥拿來一盤玉潤園剛摘下的新鮮水晶葡萄,正要喂到楊廣
嘴邊,被揮揮手支開。
“朕自己來。”說罷一跟食指伸出,運起自幼練得的內功《大荒經》,一股吸力自指尖而出,間隔一米有餘取下盤內
的一顆自手掌中,盤中葡萄整體未有損傷,葡萄枝斷口平整,若非當今一流高手,手段分寸拿捏絕難以如此得當。楊廣將
葡萄遞給身邊人問道。
“紫玉,你說朕如今的武功比起國師,如何?”。
“陛下雖國事繁忙,日理萬機,這一式隔空取物,足可見陛下武功也日益精進,就算相比於國師,隻怕也是不遑多讓
。”
楊廣雖知這是手下人吹捧噓溜之詞,內心卻也十分受用,不禁麵露得色,心想自己自幼文韜武略,不僅琴棋書畫無
所不通,更能識得兵書知得槍棒。國師楊素更是將畢生所學武功逐一傳授,如今師傅乘鶴西行,仙蹤遍及番外諸國,論及
武功朕已是天下有數的高手,如今更已坐穩帝位,山川四海,九州五嶽,皆盡在腳下。江山美人,盡在懷抱,帝國雄師,
任吾驅策,問這天下,何人能及萬一?
自魏晉以來,天下官人皆分九品,人才皆分九等。吏部以此為依據進行官吏的升遷與罷免。天下的武道也分九品,
最下品分人,卒,魑三品:所謂人品者,修得可強健體魄,充沛精氣。卒品者,修得能上陣殺敵,沙場建功。魑品者,修
得可登萍渡水,精氣盈滿。世間多數僅靠自行修煉的武者,沒有特殊的根骨,非凡的際遇,隻是常年依靠自身修習武藝,
多數也隻能到達魑品,便遭遇武道瓶頸,難上一步。而凡是能更上一層樓,突破魑品,就能夠到達武道禦品,銅筋鐵骨,
刀劍難入,尋常兵器已難以傷及發膚,內力外放,禦氣而用,隔空便可傷人,此稱之為禦品,至此境界,便可以稱作在武
道上登堂入室,之後每再進一層境界便要對比之前難上一倍,楊廣自小在楊素的調教下,年僅九歲時武道便已達禦品境界
,而突破此境界,一躍而進入到將品,已經是楊廣加封為晉王的時候了。到達將品者,飛花摘葉,皆可傷人,不需運氣周
身罡氣自行縈繞,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縱使萬人沙場之上,亦可來去自如,全力一擊,便能有開山裂石之威力,入此境
界,已可算是當世一流高手,朝廷之上,隋帝楊廣,大將軍韓擒虎,賀若弼。皆是到達此境界。武道宰品者,舉手投足之
間不怒自威,內力返璞歸真,若有若無,修得此境界者一旦遭遇內傷,不需運氣身體自行緩慢愈合,與敵對決未出手便可
立於不敗之地。練到了武道宰品,匹敵者屈指可數,若非出動上千精兵,以寡淩眾對於此境界高手猶如尋常之事耳,到達
武道宰品的,當今之世隻有大隋國師楊素,禪宗宗主不知和尚,蓬萊山黑白道長,聚寶閣閣主金滿堂先生四人。而武道帝
品者,萬乘之尊,顯赫之極,已知隻有數十年之前宇文泰,宇文邕父子,北齊祖高歡各自達到過武道帝品境界,其三人武
功之強,各自巔峰之時均是天下第一。自周武帝宇文邕亡故,天下已再未出帝品高手。至於帝品之上的仙,道二品,百年
來已成傳說,無人曾得見,隻是傳聞東晉五鬥米道宗主孫恩乃是仙品高手,已可呼風喚雨,驅雷策電,隨著孫恩盧循一黨
敗亡。此間真假,百年後已再無人知。
李密低著頭,驕陽似火,汗漬已經浸透了頭上的獅盔,與皇帝同出師門,卻頭頂烈日作為禁衛軍金獅營千牛備身替
皇帝站崗。說心裏沒有埋怨,那是假的,自己智謀武功均受師傅楊素賞識,被師傅在皇帝麵前大力舉薦,沒想到皇帝麵上
一口應承,最後還是打發了個門前當值的差事,楊素名為帝師,實則也是楊廣的臣子,自然也不好再說什麼。李密握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