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平凡的一天(1 / 2)

潘一,其人的相貌比他的名字略微出彩那麼一點點。

截至目前來看,他從到大的生活確實也像他的名字潘一那樣,普普通通、平凡無奇。

當然,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每個人也都各自的不同尋常的地方。

老爺在關閉一扇門的時候總會打開一扇窗戶,所以潘一是一個優點與缺點並重的90後男人。

作為一個羊年出生的白羊座男子,潘一性格的特性就十分好概括了。

他就像是一頭高原山羊,倔強的性格、堅韌不拔的意誌無不昭示著他就是一頭“羊”,但凡是他認定的事情,他總能很好的堅持下去。

打個比方,籃球。

當年幼的潘一在初中體育教師的引導下接觸籃球以後,他就再也沒有把籃球這個最為熱愛的運動從自己的生活中丟掉。

籃球給予他快樂,籃球給他帶來了誌同道合的朋友。

但人世間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潘一的最大的夢想卻並沒有實現,這恐怕要歸咎於老爺帶給他的賦。

185厘米的身高在中國顯得過於平常,這絲毫不能保證讓他走上職業籃球的道路。

對,沒錯!

作為一名擁有15年野球生涯的非職業選手,潘一的夢想就是打進職業籃球聯賽,做一位星光閃耀的籃球巨星。

他做夢都在夢到自己在NBA的球場上和自己的隊友並肩作戰,為了最高的榮譽與對手進行火星對地球般的比拚。

可惜一切都隻是做夢而已,不突出先身體條件加上缺乏後科學規範的訓練,所有的因素綜合在一起徹底毀掉了潘一進軍職業聯賽的任何可能,哪怕是級別比較低的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他都沒有機會參與。

不過在潘一看來,缺乏足夠的身體賦才是他無法打職業聯賽的根本原因。

潘一多次在狐朋狗友麵前感慨道:“投籃可以練,過人可以練,勾手也可以練,但是身體素質這種打底的東西是賦,這是老爺給的額!”

遺憾歸遺憾,潘一憑借不錯的技術和在普通人之間還湊合的身高,得意的混跡在以家為中心方圓十公裏的籃球場上,在各個野球場上喜提了“哥”的稱呼,眾多籃球手以“飛刀又見飛刀”來稱讚他的射術。

混跡籃壇這麼多年,潘一也是有過巔峰、經曆過低穀的籃球手。

經曆過兩次腳踝大傷,潘一得以在修養的階段為自己的籃球生涯和人物特點進行了梳理和分析。

他在不同年齡段打球的風格符合不同階段喜愛的幾個球星的技術特點。

在初中一年級剛剛接觸籃球的時候,西科東麥南艾北卡四大分衛正是步入輝煌的時候。

校園裏的學生每次到課間休息的時候都能因為自家球星排第一這個話題吵上半,吵得不過癮還要約好放學後在球場相見。

潘一最喜愛的是如同精靈一般跳躍閃動在籃球場上的阿倫艾弗森,這種一招製敵的一步過人簡直不能夠更加酷炫!

特別是剛入聯盟的艾佛森在麵對喬幫主防守的情況下,一個體前變向加急停,這動作簡直百看不厭!

還有另外一個重大的改變,男孩們深受球星著裝打扮的影響,紛紛選擇了寬大、肥厚的短袖和短褲作為自己出門的不二選擇。

潘一甚至還想模仿艾弗森弄一個髒辮來著,直到潘爸爸用一道竹筍炒肉片告訴自己兒子一個道理,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

這個道理真的很疼!

發型計劃無法實施,做不了學校所有男孩中最閃亮的那顆星,那潘一隻能把自己有限的課外精力投入到無限的籃球訓練當中去。

並且,在瘋狂練習籃球基礎訓練的同時,潘一一直在苦心模仿著阿倫艾佛森獨門絕技,那就是體前變向。

功夫不負有心人,潘一苦練的技術讓他獲得了丘陵第一初中“最快第一步”的稱呼。

每當在球場上聽到站在一邊女同學的尖叫呐喊,潘一總是要對著他的防守對手施展出他的絕技。

一方麵是讓這群初中生菜鳥知道誰才是這個球場的bss。

另一方麵嘛,自然是為了吸引某個暗戀女同學的歡呼聲,那總能讓他的高興一晚上。

等到了高中,得益於經常鍛煉打球再加上這個階段正好是身體發育的黃金時期,潘一的胃口開始像個無底洞一樣,怎麼也填不滿了。

一頓吃上兩大碗米飯那是輕輕鬆鬆的,上午和晚上餓的時候多加一頓飯也是必須的,這一度讓潘一的父母覺得自己是養了一頭不會長膘的豬。

每當潘爸爸在節間休息的時候為潘一送上加餐,潘一總是感動得不要不要的。

多年以後已為人父的潘一經常滿含淚水抱著正在啃自己胸口的不點感慨:“誰世上隻有媽媽好,我看爸爸同樣也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