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7 鬱悶的魏忠賢】(2 / 3)

這一回,顧秉謙、魏廣微、黃立極、馮銓和丁紹軾算是完全聽明白了魏忠賢的意思了。

魏忠賢支持韋寶升任正三品,支持韋寶封爵,這兩條是鐵定的。

魏忠賢覺得韋寶小妾的事情需要再議,或者說是態度模糊,可有可無。

估計是想看看朝臣們的反應大不大,如果沒啥人為這個事情反對,估計就過了。

魏忠賢不支持吳襄出任山海關總兵!

在顧秉謙、魏廣微、黃立極、馮銓和丁紹軾幾個人看來,最不需要議的可能就是這事,吳襄是遼西世家大戶,世世代代吃遼西遼東的軍餉過日子,是地頭蛇,人家薊遼和遼東、遼西的本地將領都不反對就得了唄,朝廷不向來是這樣嘛?這事你司禮監起個什麼勁兒?

吳襄當了山海關總兵,妨礙你魏公公斂財了?

“嗯,我也這麼看,韋大人人雖然年輕,但是才幹卓越!人才難得,本來就是陛下重點扶持的大臣,此次又立下這麼大的功勞,升任正三品,封爵,都是順理成章的嘛,相信不會有什麼人反對,誰敢反對,讓他們去遼東打建奴去。”顧秉謙笑道。

魏廣微、黃立極、馮銓和丁紹軾不由暗暗鄙視,心說你這個首輔,完全就是魏忠賢的跟屁蟲啊,人家說什麼你就說什麼,沒見過嘴臉變化像你這麼快的人!

魏忠賢笑道:“首輔大人的話,與陛下的話不謀而合,陛下好像也是這麼說的,是不是,王公公?”

王體乾笑道:“不錯,陛下也說誰要是不服,就去關外打建奴去。”

顧秉謙笑道:“老臣可不敢與陛下相提並論,湊巧與陛下想的一樣,不勝榮幸。至於韋大人娶小妾,讓陛下主持婚事嘛,我覺得也不是不可,既然陛下喜歡,恩寵韋大人,偶爾破例,也不算什麼嘛。但是最好說明隻此一次,而且全是看在韋大人這趟立大功的份上,這樣,下回別人也就不好有樣學樣了。認韋大人的小妾為皇妹,這稍微有些過了。大明好像除了太祖爺收了不少義子,還沒有聽說過皇帝收義妹的吧?這一條,主要是沒有祖製可循。至於吳襄出任山海關總兵,據我所知,吳襄入仕時日尚短,也缺乏戰功,如果這趟韋寶的戰功,都說成是他老丈人的戰功,或者兩個人平分戰功,那不成了分豬肉做買賣了嘛,所以,這事先緩一緩,讓兵部和薊遼督師府再多斟酌斟酌吧。”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收養義子20多個。

李文忠,沐英,何文輝徐司馬,平安,知道名字的還有朱文剛、柴舍、朱文遜、金剛奴、真章等人。

朱文剛和真章隨同耿再成鎮守處州,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當地發生叛亂,文剛與再成均戰死。金剛奴鎮守過衢州,朱文遜在太平戰死。

朱元璋收養的義子,都是沒有成年的;大多是孤兒。

也有父母在世的,大多數非親非故,是邂逅相遇而收留的,都改為朱姓。

這些小孩在元璋家中生活,受馬皇後照料。

朱元璋見到的孤兒多了,收養沐英等人,是看到他們“材勇”資質,認為有培養前途,才特別垂青的。

而在其養子有了功名後,朱元璋就讓他們獨立生活,恢複原姓。

在複姓時,朱元璋要說明收養真相。

如對沐英,朱元璋問:朱文英,你究竟是誰的兒子?

沐英回答是皇上的孩子。

朱元璋反複地問,沐英就是這一句話,隨後朱元璋才說明他的來曆。

沐英感動得哭了,說“沐陛下母後聖恩如天地”,朱元璋因這句話,賜他姓沐,從文英名中取一字叫“英”,這就是沐英姓名的由來。

趙金鳳父母都是普通老百姓,實在是沒啥道理被皇帝認為義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