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閹黨大戰東林黨】(2 / 3)

為什麼呢、

因為當初韋寶留下了二十多名東林黨清流在都察院和大理寺供職,是沒有收銀子的,這下好,都被魏忠賢的人給帶走了。

韋寶又可以賣一批官。

魏忠賢抓的主要是三品官到八品官之間,跨度很大,並沒有向東林黨的一二品大員直接動手,應該是顧忌影響。

然後東林黨剩餘官員人人自危,抱團更加緊密,拚命的與閹黨官員展開罵戰,試圖營救東林黨被抓官員們。

韋寶知道,越是罵的凶,魏忠賢越不可能放人!

“朕聽聞這兩天京師很熱鬧?東林的大臣們又與你的人吵的是不可開交?你還將楊漣左光鬥一大幫人都抓了?抓了五十多人吧?”朱由校這天沒有像往常一樣去做木匠活,而是叫來魏忠賢問話。

魏忠賢並不驚慌,他知道抓了這麼多重要東林黨官員,不可能瞞過皇帝,皇帝也有自己的耳目,自己和客巴巴再在宮裏麵怎麼權勢大,也不可能完全封住皇帝的耳朵。

“陛下,是熊廷弼招供曾經賄賂過東林黨官員楊漣左光鬥等人,然後抓了幾個主犯之後,又牽扯出一大幫的人,不過老奴保證,這件事不用幾天就會平靜的,請陛下放寬心。”魏忠賢道。

“吵的這麼厲害,所有人都不幹事,光顧著吵架,幾天之內能平靜?”朱由校並不信魏忠賢這話,“朕還聽說東林黨人都力保熊廷弼?說遼東大敗,不該熊廷弼負主要罪責?他們還早就知道你要拿熊廷弼做文章咬出楊漣等人?這到底是你手下人走漏了風聲,還是東林那些大臣長進了?你的每一步都在他們的預料之內?”

魏忠賢聞言大驚不已,暗忖皇帝原來什麼都知道,隻是一直由著自己作為罷了啊?“陛下,事實就是熊廷弼的確通過汪文言向東林黨幾個犯官受賄了,這事鐵證如山,東林那些大臣妄圖混淆視聽,混淆黑白。”

“你每日光顧著黨爭,如果不是韋寶自己貼銀子賑濟跑到京城來的那些難民,我看你哪裏能騰地出功夫搞這麼多事情!朕給韋寶賞賜倒是沒有看錯人,這人真不錯,還是頭一回聽說有官員貼銀子救濟老百姓的事兒。”朱由校道。

朱由校說的是事實,偶爾有大戶施粥,時間也一般很短,三天,最多七天這樣,而且每天也隻是做幾鍋粥,絕不會像韋寶這樣連著十天,每天都是十二個時辰輪番的施粥,根本不停。

韋寶這一下並沒有花多少銀子,十萬兩差不多夠用了,卻讓韋寶的名聲順利的傳播到整個大明!

晉商是有錢,東林黨是有名氣,但風頭都被韋寶比下去了。

不管是做官還是做生意,首先就是名望,探花郎韋寶的名望算是立起來了,而且打下了非常不錯的基礎,幾乎沒什麼人說韋寶壞話。

除了晉商的人會偷偷造點謠言抹黑韋寶之外,官場對於韋寶的風評非常好。

因為韋寶既不屬於東林黨,也不屬於閹黨,表麵上看是很嚴格的中立派大臣,即便有一些被韋寶剝奪了利益的官員說韋寶的壞話,這些人本身影響力不大,加上別人知道他們是被韋寶整下來的,說的都是懷恨在心的話,所以構不成分量。

魏忠賢和客巴巴聽皇帝誇讚韋寶,稍稍鬆口氣,因為韋寶算是魏忠賢提拔的人。

“陛下提拔韋寶,是陛下的眼光,我記得當初魏公公也替韋寶美言了呢。”客巴巴趁機道。

“現在不是說韋寶的事情,說的是熊廷弼和東林官員的事,這件事要盡快解決,要保持朝局穩定,不能出大亂子。”朱由校接著道:“等會招內閣幾個大臣來一下,朕要聽他們怎麼說!”

“是,陛下。”魏忠賢額頭冒汗了,皇帝是很少召見內閣的,每逢皇帝主動召見內閣,都說明皇帝不耐煩了。

“魏公公,朕給你提個醒,凡事不要做的太過,以維持大明朝局穩定為第一要務,你手裏要多幾個韋寶這樣的官員,大明的事情就好辦了!對了,召見內閣的時候,也讓韋寶來一趟吧!他不是內閣中書舍人掌製嗎?有資格參與議政,讓韋寶做錄事。”

“是,陛下。”魏忠賢不知道為什麼,聽說皇帝還要一並召見韋寶,有些不安。

雖然韋寶幫他弄了很多銀子了,韋寶也的確能幹,在他麵前也的確極力裝出臣服老實的模樣。

但魏忠賢很清楚韋寶絕不簡單,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能金榜題名,能當上探花郎,雖然有他從中起了大作用,但韋寶隨後立刻從七品官爬到正五品,並且站穩了在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位置,這都主要是韋寶自己的能力。

最關鍵的是,魏忠賢依然沒有看清楚韋寶到底是不是真的忠心於自己!

此時的韋寶正在忙著賣官呢。

這回韋寶膽子大了,魏忠賢剛剛抓了五十多人,剛剛空出一些位置出來,韋寶就全部用他籠絡的今科進士補位上去了!

當然,今科進士隻能補充那些經過七品和八品的空缺,七品以上官員,韋寶直接用熟識的翰林院和都察院、大理寺的同品級官員,或者是平調,或者是升遷,去補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