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4 中書舍人掌製加五品服俸】(1 / 3)

朱延禧、魏廣微和丁紹軾聽皇帝問的是魏忠賢,心都涼了半截,皇帝到底還是相信魏忠賢啊!

“回陛下的話,是都察院和大理寺的所有官員合力將楊漣等人趕出了都察院和大理寺!”魏忠賢稟告道。

“就算其他人也有份參與,但帶頭的就是韋寶一人!”丁紹軾依然沒有放棄爭辯。

“丁大人,這是禦前,陛下問你話了嗎?你當是你們家呢?你這是欺君大罪!”魏忠賢瞪向丁紹軾。

丁紹軾嚇得不敢再說,伏在了地上。

“就算是韋寶帶頭,那韋寶是個什麼人啊?這名字,朕怎麼聽的有些耳熟?”朱由校道。

“韋寶是新科探花郎,現在為都察院觀政。”魏忠賢答道。

“哈哈,一個新科進士,隻是小小觀政,楊漣是正三品吧?一個七品的觀政,能把一個正三品的大臣趕出衙門嗎?難道說,大明朝廷官員等級的大小顛倒過來了嗎?品級低的,可以管品級高的了?”朱由校笑道:“這破綻這麼大,你們身為閣臣,如何想不明白?”

朱延禧、魏廣微和丁紹軾聞言,一臉的尷尬,都不知道該如何向皇帝解釋。

事實上,韋寶雖然隻是一個七品觀政,可韋寶就是憑著一己之力將楊漣等重臣趕出了都察院和大理寺啊?這的確是事實啊!

可是,如何對皇帝說呢?

他們三人束手無策了。

說不清楚的。

就算說的清楚,也側麵反映了楊漣等重臣是不是很無能?

連一個七品觀政都對付不了?

朱由校見幾個人都不說話了,暗暗得意,向來是他自己被大臣們逼的說不出話來的時候多,還很少有大臣們被他問的說不出話來的時候呢。

“有什麼事情,就好好的查一查,楊漣能告旁人,旁人又來擠兌楊漣,這其中應該有不少事兒,朝廷辦事講究的是確鑿的實證!”朱由校道:“行了,朕有些乏了,你們都退下吧。”

“萬歲萬歲萬萬歲,微臣等告退。”

幾名閣臣一起施禮道。

魏忠賢臉上掛上了微笑,對於這個結果很滿意。

“朕對那個韋寶還有印象,好像他是東李娘娘的弟弟吧?”朱由校道:“這麼算來,也算是皇親國戚囉?”

魏忠賢本來想提醒皇帝是東李娘娘弟弟李成楝認下的兄弟,與東李娘娘並無親緣關係!

但是還沒有等魏忠賢開口,客巴巴已經識破了魏忠賢的意圖,搶先道:“皇上記性真好,是東李娘娘的弟弟,大明朝廷中難得出這等人才,身份顯貴,卻不依靠任何人,完全憑自己的本事金榜題名,還高中探花郎。”

朱由校點頭道:“的確是有本事的人,年紀輕輕的,模樣也少有的周正!難得的是東李娘娘從未提起過幫這個弟弟謀求過什麼!東李娘娘與我情同母子!說起來,韋寶還是大明的國舅啊。”

雖然韋寶比朱由校小好幾歲,但論輩分,朱由校是東李娘娘的兒子,韋寶是東李娘娘的弟弟,就應該是國舅的位置。

魏忠賢和客巴巴聞言,心中一動,聽出來皇帝似乎感念起了東李娘娘的情誼,想提拔韋寶!

魏忠賢並不希望韋寶獲得很高的位置,因為韋寶不完全算他的人,更算不上嫡係。

其實,很多方麵,韋寶與魏忠賢是有淵源的,首先,韋寶這一世的祖籍與魏忠賢一樣,都是河北滄州,其次,韋寶的每一次晉升,都有魏忠賢在其中起作用。

但魏忠賢就是不放心韋寶,覺得這少年很難琢磨,不好掌控。

而且,如果是從他手裏給韋寶弄來的好處,他可以收回,而如果是從皇帝口中直接給韋寶的好處,就不容易辦了,就與他沒有關係啊。

但客巴巴卻不是這麼想,她覺得現在東林黨與魏係鬧的不可開交,韋寶又將楊漣等東林黨鐵杆大臣趕出了都察院和大理寺,這時候,若是皇帝提拔韋寶,等於給魏係這邊大漲了氣勢!

“陛下,說起來,這個韋寶,還真是咱們自己人呢。”客巴巴似乎是無心的接了一句話:“陛下打交道最多的便是內閣,那些大臣不是總鬧著要見陛下嗎?若是有一個陛下的自己人,可方便的多,有事找他便可以了。是否可招韋寶為中書舍人?”

明朝內閣有中書舍人。

相當於秘書一類的官職,幫著皇帝和一幫內閣大臣處理政務的。

分為中書科舍人、直文華殿東房中書舍人、直武英殿西房中書舍人、內閣誥敕房中書舍人、內閣製敕房中書舍人5種,均為從七品。

其中,中書科本不稱科,因與六科均在午門之外,官署相聯,時人習慣稱之為科。

署中設20人,不分長貳,以年長者一人掌印,稱“印君”。

中書科舍人掌書寫誥敕,製詔,銀冊,鐵券等事。

文華殿舍人,掌奉旨書寫書籍。

武英殿舍人,掌奉旨篆寫冊寶,圖書,冊頁。

內閣誥敕房舍人,掌書辦文官誥敕,翻譯敕書,並外國文書、揭帖,兵部紀功、勘合底簿。

製敕房舍人,掌書辦製敕、詔書、誥命、冊表、寶文、玉牒、講章、碑額、題奏、揭帖等機密文書,以及各王府敕符底簿。

總之,這些舍人實際任務隻是照例書寫誥敕而已,此外並沒有什麼重要職權。

魏忠賢聞言,頓時皺起了眉頭,但是客巴巴話已出口,此時再想阻止就已經晚了!

中書舍人不是多大的官,但是見皇帝的麵就容易的多了!

魏忠賢不想讓韋寶見皇帝,皇帝年輕,韋寶也年輕,而內閣的人大都是四十開外,讓兩個年輕人碰在一起,加上那韋寶靈活異常,口舌靈便,若是讓韋寶與皇帝時常接觸,這是給了韋寶一個天大的好機會啊!

“嗯,就這麼辦,魏公公,傳旨!賜韋寶中書舍人職銜!”朱由校是想到什麼就來什麼的人,“可是中書舍人隻是從七品吧?韋寶是金榜題名的探花郎,出仕便是正七品,從七品反而降了!加五品服俸!”

加五品服俸的意思就是賜給正五品官員的待遇,不管你現在是什麼職級的人,與你正處於的位置無關,但是你可以穿正五品的官服,可以享受正五品官員的俸祿!

就比如你隻是一個九品官,守城門的小吏,但是加五品服俸之後,你雖然仍舊守城門,仍舊做著九品官做的事情,但你可以穿正五品官服,可以領正五品官員的俸祿!

客巴巴和魏忠賢都很吃驚,這還是皇帝第一次主動的厚賞大臣,其他情況下,一般都是有人提議,皇帝批準罷了,這一回,是皇帝自己想出來的。

“陛下,那韋寶才入仕一個月,就從正七品升遷為正五品,是不是太快了啊?”魏忠賢道:“恐惹來非議。用什麼理據呢?”

“朕想起韋寶,便想起那日他在東李娘娘靈前打一眾高官的場景,真是痛快!也足見韋寶對東李娘娘的感情!他是朕的自己人,朕想怎麼賞他,就怎麼賞他!你便讓人在聖旨上寫,朕感念東李娘娘的恩情,特賜予韋寶中書舍人加五品服俸,他原本職事不變,兩邊兼著吧。”朱由校道。

中書舍人本來就沒有多少事情,他又是個不幹活的皇帝,在朱由校看來,這就是他給韋寶的一份恩典而已。

“是!陛下。老奴馬上差人辦理。”魏忠賢見皇帝已經拍板了,隻能答應。

“嗯,傳旨之後,讓韋寶入宮謝恩,朕要親口褒獎韋寶幾句。以後內閣那邊與司禮監有什麼聯絡,就差韋寶辦理便可。”朱由校道,“不然,你們司禮監和內閣不是總扯皮條,一點點事情說不清楚嗎?遇到朕不能理解的,就讓韋寶來對朕說明。朕看那韋寶口齒伶俐,又是探花郎的功名,擔任此職事最為合適。”

“是,還是陛下心思細膩,如此甚好。”魏忠賢有苦難言,這樣一來,韋寶不是分走了自己一定的權限?若是韋寶聽話,事事順著自己,還不打緊,但若是韋寶與自己為敵,又時常能到陛下麵前,更有甚者,若是韋寶為東林黨所用,這將是非常棘手的事情!

一個正五品毫不起眼,但是皇帝身邊的人,就不是輕易能動的了!

“陛下,中書舍人一般是從七品,加五品服俸是不是太多了?”魏忠賢道。

他想給韋寶降成加六品服俸,這樣,就與韋寶向他求的職級是一樣的,否則,這頭皇帝給韋寶加了五品服俸,自己要在都察院和大理寺給韋寶升官,就得照著這個正五品的職級來了啊。

都察院還好,正六品上去就是正四品,沒有五品這一檔,可大理寺是有這麼一檔的啊!

“朕剛才不是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嗎?朕親口加一個五品服俸有什麼難的?又不是加四品,加三品,誰敢說什麼?”天啟皇帝朱由校不悅道:“傳旨的時候添上,是禦賜中書舍人掌製!不是普通的中書舍人!這樣一來,加五品服俸便名正言順了吧?”

魏忠賢差點沒有暈倒,後悔不該多一句嘴的,既惹得皇帝不高興,又給韋寶新添了一個掌製的名號!中書舍人隻是一個職務,是可以替換的,但是一旦加了掌製,按照大明世襲的慣例,這個官職便成了韋寶家祖傳的官職了,隻要能在中書行走,隻要不犯什麼大錯,這個官職就永遠跟著韋寶走,韋寶死了,還永遠跟著韋寶的子孫走。

“這下好了,還是陛下聰明。”客巴巴輕輕地拍了拍手,讚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