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9 禦前打架】(1 / 3)

與朱由校同時到的還有魏忠賢、客巴巴,西李李康妃,以及朱徽媞,以及一大幫宮中人。

朱由校似乎對女的興趣不是很大,這點比他父親和爺爺要好一些。

朱由校的妃子隻有幾個,懿安皇後張嫣,良妃王氏,《國榷》作皇貴妃,慧妃範氏,皇貴妃,成妃李氏,容妃任氏,後為皇貴妃,純妃段氏,馮貴人,胡貴人。

還有一個裕妃張氏,原宮女,天啟三年(1623年)五月因受召幸懷胎將產冊為裕妃,懷胎十三個月尚不分娩,被治以欺君之罪,同年八月被廢黜並餓死。

對於一個已經當了好幾年皇帝的人來說,這個陣容真的很小,而且朱由校在原本的曆史中,後期也沒有再增加妃子,顯而易見對這方麵不是很熱衷。

長輩裏麵,則依然繼續以明神宗萬曆帝的劉昭妃為宣懿太妃,掌管皇太後印璽、行使皇太後權力。

並沒有將這份殊榮給萬曆的寵妃鄭貴妃,也沒有給他的養母李康妃。

鄭貴妃是明神宗朱翊鈞的皇貴妃。京城本地人,明萬曆初入宮,是萬曆皇帝最寵愛的妃子。

生皇三子朱常洵後,進封皇貴妃。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太子冊立。萬曆四十一年,奸人孔學為陷害太子,牽連鄭貴妃。

鄭貴妃也是明末三大案,梃擊案的主角,又有鄭貴妃之太監參予其事。

明神宗崩,遺命封鄭貴妃為皇後,以大臣反對乃止。

在原本的曆史中,鄭貴妃一直到崇禎三年七月才死。

但是目前的朝局,鄭貴妃已經徹底邊緣化,魏忠賢與客巴巴也很不待見她,所以,鄭貴妃雖然還沒死,卻幾乎等於已經從大明的高層消失。

天啟皇帝朱由校的長輩中,最重要的則是西李和東李。

朱由校的父親,明光宗朱常洛當時有兩個李選侍,一個是李康妃,還一個是李莊妃。

為了區分這兩人,大家通常把李康妃稱為西李,而李莊妃則被稱為東李。

李莊妃就是李成楝的姐姐,韋寶的幹姐姐。

朱常洛最寵愛西李,早在做太子時,身邊的選侍便有不少,比如他的兒子朱由校就是王選侍所生,還有後來和客氏不合,被賜自盡的趙選侍等。

但會撒嬌,善媚的西李,才得朱常洛寵愛。

西李有一子叫朱由模,在5歲時夭折了,此後也隻生得樂安公主。

當時王選侍所生的朱由校是長子,母以子貴,地位僅在太子妃之下。

太子妃病逝後,王選侍便成了太子宮中地位最高的一個。

西李對王選侍既妒又恨,仗著得朱常洛寵愛,經常淩辱她,有一次竟將她毆打致死。

結果朱常洛不但沒責罰西李,還把年幼的朱由校交給西李撫養。

後來,由於劉淑女被“譴死”,朱常洛又把次子朱由檢也交給西李撫養。

不過,西李絕非善茬,對朱由校和朱由檢非打即罵,幸虧後來她又生了樂安公主。

朱由校和朱由檢這對難兄難弟的日子才好過了一些。

所以,從經曆上可以看出來,朱由校和朱由檢兩兄弟曾經在一起生活過好幾年,這在皇家是很少見的,也能可觀說明兩兄弟是有感情基礎的。

不像一般的皇家子弟,隻要不是同一個母親,就隻剩下競爭關係,甚至比仇人還仇人。

朱常洛曆經磨難,好不容易登基上位後,西李便向朱常洛討要皇後的封號。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做了20年太子的朱常洛僅繼位一個月,便不明不白死掉了。

西李的皇後之夢也隨之破碎。

朱常洛晚死個半年,西李的皇後之位都一定到手了。

朱常洛去世後,不甘罷休的西李,以要照顧朱由校為由,賴在乾清宮不走,還阻斷大臣和朱由校見麵。

另外又勾結鄭貴妃,利用鄭貴妃在朝中的殘餘權勢,唆使大臣為她討封。

最過分的是,她控製朱由校後,竟命令朝廷把所有的奏折都交給她先過目。

得寸進尺的西李終於引發了朝廷眾怒,他們據理力爭,盡管西李使出了耍賴撒潑的勁,但終究不是玩政治的人,還是輸得妥妥的,最後難堪地離開了乾清宮。

這裏也足可以看出大明在政治體製上的先進性,換成別的朝代,垂簾聽政那都不叫事,但是在大明,除了皇帝本人,大宦官,文官集團,外戚想染指最高權力,連門都沒有。

然而,坊間卻傳出沸沸揚揚的謠言,說朱由校虐待西李母女。

盡管朱由校將西李當年毆打生母王選侍致死的事詔告天下,但為了保持形象,他還是沒有懲罰西李的惡行。

西李也是不消停的人,到魏忠賢和客氏把持了前朝後宮時,她又極力巴結客氏和魏忠賢。

由於有魏忠賢遞話,朱由校不顧前嫌,把她封為康妃,並且讓她輔助掌管後宮事務。

韋寶收到的風聲是,除了一個老太妃,還有名義上輔助掌櫃後宮事務的李康妃,後宮的大權,其實都集中在客巴巴手裏!

客巴巴才是皇太後一般的存在。

其實按照地位來說,東李位居西李之上,她“仁慈寡言笑”,深得後宮嬪妃和太監宮女們的尊重,但由於不得朱常洛寵愛,一生未育。

後來,由於西李生女,朱常洛便把本交由西李撫養的朱由檢交給東李撫養。

東李對朱由校和朱由檢視如己出,給予了他許多關懷和照顧。

但東李看不慣魏忠賢和客巴巴,與他們兩個後宮實際主宰者不和睦,以至於,本該執掌後宮的,卻成了邊緣人物,要不是去世,還得邊緣化很久。

儀式按部就班的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