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5 三輔大哥真乃高人也】(1 / 3)

“小寶啊,居然取笑我。我像是能考上舉人,考上進士的人嗎?更別提狀元了。”吳三輔嗬嗬一笑:“我呀,能混到手一個秀才,現在已經很滿意囉。”

韋寶也笑了,吳三輔最大的優點就是不像一般紈絝子弟一般不知道天高地厚,很是有些自知之明。

“哥,你不是和爹來過一次京師嗎?連這裏要下車都不知道嗎?”吳雪霞好奇的問道。

吳雪霞實在是太過漂亮,她一下車,立時引得不少路過行人行注目禮,很多男人都是邊走道邊盯著吳雪霞看個不停,甚至還有的幹脆停下來,癡癡傻傻的看。

若不是一看就知道韋寶這夥人是大富之家,有許多隨從,若是貧民家的女孩子長成這樣,說不定就會有京城頑主調戲吳雪霞了。

“我是來過一次,可那時候我才多大啊?二十都不到,光顧著吃喝,爹說啥是啥,哪裏記得住那麼多事情?”吳三輔笑道。

吳雪霞嗤之以鼻,“那韋寶現在才14歲,該怎麼說?”

“嗨,人和人能比嗎?韋寶他是怪才,十四歲的人,比四十歲的人還老練。”吳三輔嗬嗬笑道。

韋寶沒有發言,暗忖你們兩兄妹的嘴巴,一個比一個厲害!

似乎吳三鳳和吳三桂的嘴巴也很厲害!

吳家四個小孩,還真能撐得起大富大貴之家的子女,性格各異,但其實都挺聰明能幹的。

大明京師最流行的交通工具就是馬車騾車,富者自備,貧者雇傭。

到處都是等候受雇的馬車,在十字街頭,在城門,在禦河橋和人流彙聚的牌樓處。

京城除了外城門和內城門,這些重要的城門附近需要下馬車以外,四處都可通行。這也和這個年代的人數不多有關。放到現代,京城擴展了幾十倍,人口也差不多擴展了幾十倍!

雇一輛車一整天也花費不了多少錢。

城裏的街道非常擁擠,以致趕腳人必須用韁繩領住牲口穿過行人,他們知道城市的每一街道和每位著名市民的住所。他們還有地圖,上麵列出城裏的每個地區、街道和集市。

跟後世的出租車一樣,甚至還更方便。

除去騎馬旅行而外,到處都是抬官員和要人的轎子。

在京城,這種乘坐工具要比南京或其他地方的花費大得多。

而大明要想在京城乘坐官轎,要麼是皇親國戚,要麼是各部侍郎以上的大員!文官至少要正四品!武將則至少要正三品!

皇帝通常召集朝會,也都是四品以上在京官員都來參加。

五品官在地方上已經是大佬了,但是在京城,則是遍地走的存在,這也難怪吳襄這種地方大佬不願意將生意隨便拓展到北直隸來,京城的水,的確是太深了,深不見底。

官轎就能代表這種身份的象征。

韋寶沒有理會吳三輔的話,遠遠看見一部轎子經過,還有一幫人拿著肅靜的牌匾開道,羨慕不已。

“那個好像是順天府知府的轎子吧?”韋寶道。

韋寶知道,大明其他地方的知府,再富庶,再繁華,再重要的地方,也頂多是四品,隻有順天府的知府是正三品高官!相當於後世的京城市長了,都是可以列入政治局的大人物!

吳三輔也很羨慕:“要是能在京城坐轎,不枉塵世走一遭啊。”

韋寶嗬嗬一笑:“三輔大哥,你不是不熱心科考嗎?”

吳三輔笑道:“不熱心是因為明知道努力也無望,要是有官做,誰不樂意做官?更何況是順天府知府這麼牛的高官了。我這輩子,估計頂多也就夢想個永平府知府囉,還得看我爹盡不盡力幫我張羅,估計也是我大哥的份,沒我的份。”

“哈哈,三輔大哥,平時看你好像什麼都無所謂一樣,原來你都想的明明白白的,隻是放在肚子裏啊?你這花花腸子可不少呢。”韋寶取笑道。

吳雪霞也笑道:“其實我家就數我二哥最精明了!嘴上謙虛,肚裏一堆主意。”

韋寶聽吳雪霞願意接自己的話,便知道她消氣了,也接茬道:“是。”

“喂,你們兩個一唱一和的,一起對付我是不是?欺負我就一個人是不是?”吳三輔晃了晃腦袋反擊。

吳三輔的話,惹得韋寶與吳雪霞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的笑了,這便算是和好了。

明代前門大街是正東坊和正西坊的分界線,以街中心分界,東屬正東坊,西屬正西坊。又因正陽門是京師正門,故前門大街一帶比其他城門大街寬。

在城市建製上,明北京城突破了元代所遵循的“前朝後市”的定製,正陽門周圍以及南至鮮魚口、廊房胡同一帶,形成了大商業區。

上回韋寶來京城之後,便一直讓天地商號的人在整個北直隸範圍大肆購買商鋪和好的地皮,好的宅院。

現在前門大街豬市口這一片,至少有三分之二的鋪麵屬於天地商號。

明朝中期,由於商業的發達,前門大街兩側出現了鮮魚口、豬市口、煤市口、糧食店等集市和街道,前門大街才成為一條商業街。北京最著名的“大柵欄兒”也在其中。

明嘉靖以後,各省市在京做官的人為了解決進京應試舉子的住宿問題,在前門大街兩廂建立了各地會館。

文人們、商賈、甚至官員們也常到前門大街來購買生活用品或飲酒作樂,這樣也促使前門大街成為一條繁華的商業街道。

豬市口大街位於崇文區西北部。東起廣渠門內大街,西至珠市口西大街。因舊時有豬市諧音得名。

此處明朝時是個豬市,所以明正東坊有“豬市口東”地名。此街形成於明朝,稱東西三裏河,三裏河街。

過街樓是大街西段路南小巷口處建的過街小樓得名,韋寶要下榻的地方,便在過街樓後麵,是一處占地極大的宅院。

深宅大院,但門麵卻很普通,若不進去,完全無法想象這裏有如此奢華的一處大宅院。

這也很符合韋寶的風格,外表簡簡單單,但內裏包容萬象。

“這地方比我們家大五倍也不止吧?而且不僅大,還奢華的很!花了多少銀子啊?這裏可是京師啊!小寶啊,你藏的太深了吧?”進了大院子,就連一向佛係的吳三輔都歎為觀止:“別說遼西,我看就是京城,你這宅子都能算數一數二的吧?”

韋寶對於吳三輔的這個反應很是滿意,花了錢,便需要朋友讚賞嘛,否則怎麼滿足虛榮心?

“數一數二肯定排不上號,可能有前十吧!”韋寶自豪道:“在京的王爺王府,那也得夾起尾巴做人,肯定不敢奢華,不過,九千歲魏公公,還有一些大太監,有實權,得到寵信的尚書,閣老這些人的府邸,也不會差的。不過,在商人當中,我這住處,肯定是頭一份了!”

“為什麼門口連個牌匾都不掛啊?這樣的話,誰知道這是你的府邸?”吳三輔問道。

“我也沒有想讓人知道啊,掛牌匾,樹大招風的有什麼好?”韋寶笑道:“這樣的宅子,我在京城還有很多!幾乎都是內部人使用,街麵上負責聯絡的商鋪,才是對外的。”

吳三輔哦了一聲,讚賞道:“好厲害。”

吳雪霞則已經拉著香兒東看看西看看,去欣賞這院內的植物去了。

“大小姐,去吃飯吧?”韋寶提醒道,也不知道幾處花圃有啥好看的。

“出去吃吧?”吳雪霞提議道。

吳三輔連忙稱是:“對,出去吃!到了京師還窩在家裏有啥意思?”

“我要吃糖葫蘆!剛才在路上就看見有賣的了。”吳雪霞終於露出了少女該有的嬌憨之態:“隻是跟了這麼多人,我不想為了自己一個人而停下來,現在我們出去,別帶那麼多人。”

“好,吃糖葫蘆!這太簡單了。”韋寶笑道:“不帶人,我讓幾個人暗中保護便可。”

吳雪霞嫣然一笑,對於韋寶的安排很是滿意,在韋寶不與她吵嘴的情況下,吳雪霞覺得韋寶這個人還可以。

韋寶身後是林文彪,吳三輔身邊是許文,吳雪霞身邊是香兒,表麵上隻有六個人出門,實際上暗中跟隨了幾十名統計署的特工保護。

“小寶啊,你在京城有不少熟人吧?你到了京城,是不是要去拜望這些人?”吳三輔試探的問道。

韋寶笑道:“是認識不少人,不過,大都是泛泛之交,隻有一個義兄,住在城北安定門大街,明日我可能要親自去拜訪一下,其他則不用,平時商號裏的管事自然會打點,也就是過時過節送點禮。”韋寶答的很誠懇,卻又等於什麼都沒有說。對於吳三輔,韋寶也是與提防之心的。

吳三輔嗯了一聲:“我是說達官貴人!有機會,還是親自去走動走動為好,說不定鄉試也能走走門路的吧?”

“我早就打聽過了,鄉試比會試更嚴格!十幾名鄉賢交叉閱卷,走誰的門路都沒用!倒是會試,主要由禮部的官員審閱考卷,還有點貓膩。”韋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