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5 黑翡翠玉佩和第一次抱吳雪霞】(1 / 3)

麵對很多無解的問題,韋寶不願意想的更深遠,強迫自己入睡,強迫自己不要想多了。

做好眼前的事情便可以,問心無愧便好。

自己目前掌握的土地麵積,差不多已經可以算是一個歐洲小國了,現在就差足夠的人口!

韋寶相信,隻要是在吃飯問題有保障的前提下,給他弄個四五百萬人口到韋家莊來,各個行業逐漸成型,形成一套完整的供需鏈條,然後自我發展,立馬能形成一個獨立社會,形成一方小國。

社會本身是有整合機製的嘛,並不需要每一步都由他費盡心思。

然後再配合上海外擴張,擴大原材料產地和傾銷商品的市場,給自己製造的這個小工業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動能,五到十年時間,就能形成一部裝甲車般的勢力固體,到時候,不管國大國小,但憑彈丸之地也能平推全世界!

可是,上哪兒弄四五百萬人口來呢?

遼東現在有很多流民,可光是通過偷偷吸納,速度太慢,且很多流民是沒有機會入關的,要吸納,得在關外。

要是明目張膽的運人過來,也不行,肯定會讓大明官方,讓遼西遼東的將門世家,讓這些準軍閥勢力警覺。

英國在從封建國家向資本主義國家的轉變中,是如何建立起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的?

在中世紀的英國,地方的行政權大多都把持在領主和教士手中,國王不能幹涉他們領地內的事物。

近代新興的資產階級打敗了君主專製政權,建立起君主立憲代議製政府,英國議會從成立以來就可以頒布通行全國的法律,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英國中央政府能夠控製地方政府了?

或者說,從什麼時候開始,英國能出現一個中央政府,並且能夠管轄每一個英國人。

這一曆史進程很值得韋寶思考。

因為英國本身就是征服者威廉通過武力取得的,所以集權程度在一開始比其他國家強一些。

征服者威廉在世時已經可以對全國土地進行調查和統計,可見當時的掌控能力。

而且英格蘭全境從1066年起就是英國的領土。

相比之下法國王室開局隻能控製法蘭西島。勃艮第、布列塔尼等等都是獨立的王國。

法國花了幾百年時間靠著聯姻、征服等方式慢慢獲取的,在獲取過程中又不可避免的給予當地各種各樣的豁免和特權,對地方的控製能力自然遠遠遜於英國。

不僅開局就有一些優勢,英格蘭曆代國王都采取了各種手段加強中央集權。

英國的普通法,通過不斷改良王室的法院係統,吸引臣民放棄本地領主的法院,而到王室的法院進行訴訟,從而擴張國王的權力。

通過王座法院的巡回製度加強對地方的控製,同時不斷塑造全國統一的法律。

相應的,英國貴族的力量也從來都不具有法國貴族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的能力。

總的來說,英國國王對境內貴族的平民的掌控力始終是比較強的。

要想主導韋家莊的變革,韋寶必須具備英國國王那種,在韋家莊絕對的統治力!擺脫一切外界幹擾,成為一個真正的獨裁者!

韋家莊的一切,一定要是韋寶一個人說了算的。

封建製度和資本主義製度在西歐實際上不是連續的先後關係。封建主義之後跟著的是絕對主義的時代,即一個國家的國王可以壓服境內的各種勢力,實現全麵的統治。

英國的都鐸王朝和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法國路易十四及之後諸國王等等。

封建製度如何終結是國王和貴族的關係,以及絕對主義國家如何興起的問題,不用考慮資本主義、憲政、議會之類的概念。歐洲各國在中世紀都是有議會的,而且這些議會是有實質性的作用的。

中世紀歐洲的財政史可以看做是一部國王和議會的鬥爭史。議會的權力是在絕對主義時代被削弱的,國王到了近代才逐漸掌握各種工具,使得國王在不依賴於議會撥款的情況下,仍然可以獲得穩定的財政收入。

之後才會出現伊麗莎白時代極少召開議會,或者法國議會在大革命之前一百多年沒有召開的情況。

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不管什麼樣的體製,要崛起,先得有個說了算的人,得讓這個人有一塊說了算的地盤。

然後讓這個地盤上的人,都聽從這個人的,法律也是配合這個人的想法製定的,韋寶就是要成為這麼一個人。

但是韋寶其實挺害怕成為這麼一個人的。

雖然勢力還非常渺小,但韋寶已經有點政治人物恐懼症了,不管勢力大小,都要他主導啊,他發現當個領導,除了偶爾裝逼爽一爽之外,絕大多數時候還是挺辛苦的。

他是隻想裝逼,不想太辛苦,這也造成了韋寶的發展速度不會太快,他做不了雍正那種工作狂。

中午照常吃飯,氣氛仍然很好。

韋達康和黃瀅對吳雪霞很客氣,吳雪霞對他們兩個也很客氣,加上吳三輔從中穿針引線,其樂融融。

吳三輔讓韋寶吃過飯帶吳雪霞到處去走走,韋寶也答應了,因為韋寶本來也沒有什麼事情,而且每頓飯吃完,都有個飯後走一走時間。

飯剛吃完,外麵有侍衛來奏事,王秋雅去聽過之後,回來對韋寶說:“公子,吳家派人來找吳二公子和吳大小姐。”

“讓人過來吧。”韋寶點頭,沒有高層點頭,外來人不得隨意進入韋家莊,他不在的時候,由羅三愣子、範大腦袋、劉春石和範曉琳等人決定,他在的話,一般會直接報到他這裏來。

王秋雅答應後,出去安排。

韋寶對吳三輔道:“三輔大哥,令尊派人來找你和吳大小姐。”

吳三輔奇道:“我爹向來很少找我的啊?什麼事?”

韋寶笑道:“那我哪兒知道啊?”

“人在哪裏?”吳三輔問道。

“我已經讓人引來了,很快就到。”韋寶道。

吳三輔看向吳雪霞,“八成是找你的,我猜是生意上的事。”

吳雪霞道:“不會是生意上的事情,大哥在呢。我猜是因為昨天晚上的煙花,放的那樣高,離山海關又這麼近,那邊肯定看見了,爹知道我們在韋家莊,所以派人過來詢問。現在關內外的大人將軍們,還有遼西遼東的世家大戶齊聚山海關議事,他們對這煙花一定感興趣。”

韋寶聞言一驚,在感歎吳雪霞腦子轉的快,八成是吳雪霞猜測的這樣的同時,韋寶覺得自己又孟浪了一下,好好的,沒事玩什麼煙花呀?

“你是說咱們昨晚上放的煙花?這也值得爹派人來詢問嗎?”吳三輔不當一回事道。

“怎麼不值得?若是大明軍隊的火炮都能放那麼遠的話,建奴還敢跟我們打嗎?”吳雪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