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7 怎麼跟原來的貨不太一樣】(1 / 3)

“晚上去我們天地商號的新品上市會麼?”韋寶問道。

與現代一樣,大明這個時候的店鋪有新品上市,也這麼個叫法,這是韋寶此前沒有想到的。在大明待的時間越長,韋寶越發的發現,大明的語言,生活習慣,似乎並沒有和現代,有太多區別。

“去是想去的,爹爹肯定不讓。”芳姐兒嫣然一笑,“不過,我提前恭喜韋公子了,韋公子的新品,想來是極好的,一定能成。她們倆怎麼不進來?還換了男裝?韋公子現在愛看女人穿男裝麼、”

韋寶和芳姐兒說話的時候,王秋雅和徐蕊一直在店外等著,為了表示對芳姐兒的尊重,她們都下了馬車。但是為了不耽誤芳姐兒和韋公子說話,她們又都選擇了沒有跟進來。

“不知道,可能覺得咱們要說一些親近的話?”韋寶皮厚的調笑道。他唯一對女人說話大膽一些的,便是芳姐兒了。韋寶對範曉琳、王秋雅和徐蕊,一般不調戲,多為直接上手。對芳姐兒則不然,以調戲為主,調戲中找樂子,卻不敢亂搞小動作。一是覺得不尊重,二是不知道自己對芳姐兒到底是啥感覺,三是也不知道芳姐兒對他是啥感覺。

如果韋寶知道芳姐兒對自己有意思,是絕對敢進一步的,不管是不是真的想收芳姐兒,反正向芳姐兒這種心腸好,人也漂亮,還見識廣,見過世麵,性格好的女子,不會有哪個男人嫌多。

“誰要跟你說親近的話了?”芳姐兒的粉臉倏地紅了,說著便出了櫃台:“我去喊她們進來喝點茶,到了我這裏,連茶水都沒有的話,我就失禮了。”

韋寶微微一笑。

芳姐兒到了門外,熱情的過來招呼徐蕊和王秋雅,拉著兩女的手:“來了也不進來,是不是嫌我們店小,粗鄙?”

王秋雅在不熟悉的人麵前是很靦腆的,紅著粉臉直說沒有。

“芳姐姐,我們哪裏會這麼想?”徐蕊便很誰應酬,自然的一笑,一下子便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芳姐兒對韋寶身邊的女人都很喜歡,笑著拉兩女入內,讓夥計開一間最好的雅間,侍奉韋寶、徐蕊和王秋雅喝茶,上最好的茶點。

這也就是山海樓這種永平府最上檔次的茶樓酒樓了,一般的小館子,在這種大災年景,可沒有茶點這種東東,也就是有幾樣必備酒菜,加上主食,就不錯了。

“多謝芳姐兒了。”韋寶也不客氣,徑直跟著芳姐兒走。

芳姐兒邊走邊笑道:“韋公子這趟來山海關,主要是為了做生意嗎?現在韋公子的生意已經做的很大了,整個永平府的人都知道。”

“不光為了做生意,主要還是考科舉。”韋寶笑道:“怎麼樣也得爭取先弄個秀才當當吧?要不然,猴年馬月才有機會夢想舉人?”

芳姐兒聽韋寶說出舉人一詞,粉臉又再紅了,似乎和韋寶在一起的時候,她總是會不知不覺的臉紅。舉人是她和韋寶之間的敏感詞,芳姐兒一聽韋寶說舉人兩個字,立刻想到了父親對韋寶的要求,雖然沒有明著對韋寶提出來。

但是孫九叔說過,女兒一定要嫁給一個舉人老爺,這是基本款。

“韋公子這麼聰明,肯定行的。”芳姐兒嗬嗬一笑,輕聲回應。

韋寶進了雅間,看了看窗外的美景,山海關這一片,北地風光,對於他這個南方人來說,一點都不覺得荒僻,青山綠水,一望無垠的平原,海天相接,似乎能想到的美景,這裏都能找到,與南方的江南水鄉,又是兩樣的情調了,時常有美不勝收的感覺。

“沒有這麼容易,整個大明朝,科舉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人中,南直隸,浙江,江西這一小片,能占到總人數的七成以上!”韋寶笑道:“聽說永平府已經好些年沒有出過秀才了。”

要在明朝拿秀才,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大明的科舉製度還是相當過硬的,幾乎沒有水分,對於科場舞弊案抓的很嚴!一旦發現,涉事之人不但自己死定了,說不定還鬧個滿門抄斬,羞辱列祖,成為當地最大的恥辱!所以輕易沒有人敢碰。

像是吳家這種世家,也沒有辦法在科舉上給子孫太多幫助。吳襄文不成武不就,便隻能弄個武舉人當當,再進入遼西官場,地方實力派,基本都是這麼個套路!

要想考進士,進入大明正規的官場序列,那是一定要有科舉上的真功夫的,正規的進士,出來最差也是縣令,混個幾年資曆,隻要不犯事,都能往知州,知府的路上升遷,但是,寒門子弟要想再上一層,往知府之上,進入省府大員,甚至進入中央高層,那就很難了,那需要有一定的傳統關係,一般有個當大員多年的爹,或者是爺爺,這樣才比較有可能。畢竟大員家的子弟,從小也是泡在書山書海中的,大都能在科舉路上有所建樹。

這跟軍戶,農戶,匠戶他們一樣,軍戶家的孩子,再不濟也會點拳腳功夫,農戶家的孩子天生便會種田打魚捕獵這些,匠戶家的孩子要是連如何打鐵生火都不懂的話,會被笑話死。

沒有官戶這種稱呼,反正官員家的孩子,也一定還是要跟官場發生交際的。

人生便如同一條河,眾人生來便在河水中。每個人能上什麼船,無法自己選擇,但是最終能達到什麼高度,真的不必悲觀,再腐朽的社會,總還是有千分之一以上的幾率,會出現寒門貴子的。

“這跟韋公子沒有大關係,隻要韋公子的文章才學得到認可,便一樣能考中秀才,甚至到順天府去考舉人。”芳姐兒笑道:“我很看好韋公子高中喲。再說了,江南的學子多,那是因為他們人也多啊。江西臨安才子之鄉,天下聞名。南直隸由於水道,經濟發達,帶動文化發展。”

韋寶點點頭,的確,東林黨不就主要以江蘇、浙江和江西為主麼?長江邊上這一小片,的確是人傑地靈,很會冒人才的地方。不過,跟人口比重的關係也很大,江西在後世的經濟排序中有所下降,在封建時代,一直是江南各省中的重頭戲。